*注:
文中人名皆為化名。
"婚姻就像老式縫紉機,蹬得動的時候不覺得金貴,等零件老了,才知道每一個齒扣都磨著情分。"
1.
發現老梁不對勁,是從他偷偷收集酸奶盒蓋開始的。
那天我在廚房垃圾桶里看見三個完達山酸奶盒蓋——這種要攢二十個才能換包紙巾的促銷活動,以前老梁最看不上。可最近半個月,我們家冰箱突然塞滿了這個牌子的酸奶。
"老梁,你什么時候愛喝酸奶了?"我故意問。
他正戴著老花鏡看報紙,聞言手一抖:"補、補鈣。"
我瞥見他秋褲膝蓋磨得透光,像被貓抓過的紗窗,卻死活不肯換新的。退休工資明明剛發,這老頭子到底在盤算什么?
2.
我和老梁是棉紡廠子弟,結婚時他工資48塊5,我36塊。那時候他總把工資條往我手里一塞:"你管錢,我放心。"四十年來,家里從黑白電視換到液晶屏,從煤球爐換成燃氣灶,唯獨這個習慣沒變。
直到上個月。
我在他枕頭底下摸到個硬皮本子,翻開一看是記賬本:
"7月15日,少抽一包利群,存13塊"
"7月22日,沒去老張家打麻將,省50"
最新一頁寫著:"8月3日,降壓藥沒買,先吃存貨"
我的心猛地一沉。
3.
周三上午,老梁說要去老年大學練書法。我假裝在陽臺澆花,看他推著那輛除了鈴鐺不響哪都響的自行車出了小區,拐彎卻往反方向的社區醫院去了。
我攥著買菜布兜跟上去,隔著輸液室的玻璃,看見他正跟護士說話。小護士搖頭,他掏出一疊用橡皮筋捆著的零錢——全是十塊二十的,邊角都卷著毛邊。
"梁叔,您這錢..."護士指著繳費單,"還差二十七塊八。"
老梁急得摘了帽子,露出稀疏的白發:"姑娘,我明天補上行不?今天先拿一盒..."
我扭頭就往家走,路上遇見跳廣場舞的王姐,她晃著新金鐲子跟我顯擺:"兒子買的,周大福最新款!"
4.
那天晚上,老梁把降壓藥板板正正擺在飯桌上,自己卻倒了杯白開水。
"怎么不吃藥?"我故意問。
他含含糊糊:"今天量血壓...正常。"
我起身去廚房,從櫥柜深處摸出個鐵皮盒——那是老梁的"百寶箱",當年女兒出嫁時的紅包、我的病歷本都在里頭。
打開一看,整整齊齊碼著三十七個酸奶盒蓋,下面壓著張中國黃金的銷售單:古法傳承手鐲,工費八折。日期是今天。
5.
四十年前,我和老梁第一次約會。我穿了條新做的的確良連衣裙,結果在工人文化宮看電影時,被小偷劃了口袋。我蹲在電影院后門哭,老梁把他攢了半年的自行車票塞給我:"別哭,等以后...我給你買金鐲子!"
后來女兒出生,他蹬三輪車給人拉貨,真攢錢給我買了條細細的金鏈子。生孩子那天,鏈子被產房護士不小心扯斷了,老梁連夜跑去金店修,回來時眼睛紅得像熬了三天三夜的鍋爐房。
這些事,我早忘了。
6.
第二天社區醫院義診,我特意跟去。趁老梁量血壓時,我找到昨天那個護士。
"梁叔啊,"小護士壓低聲音,"他這半年總來問最便宜的降壓藥,上周還問我..."她突然住口。
我掏出那張銷售單。
護士眼圈突然紅了:"梁叔問過我...戴金鐲子做核磁共振要不要摘..."
7.
義診結束回家,老梁神秘兮兮塞給我個塑料袋:"路過菜場看見的。"
里面是社區團購的無糖藕粉,包裝上貼著"省5元"的標簽。
我當著他的面打開冰箱——冷藏室里整整齊齊擺著二十個酸奶盒。
"明天...能換包抽紙了。"他訕訕地笑,皺紋里夾著汗。
我轉身從微波爐后面掏出個紅綢布包。
老梁的臉"唰"地白了。
8.
布包里是個沉甸甸的金鐲子,內側刻著"給棉紡廠小林補裙子"。銷售單上寫著:分期付款三次,已結清。
"你..."老梁手抖得像當年第一次抱女兒,"你咋找到的?"
我舉起他的降壓藥盒——鋁箔板后面,藏著中國黃金的保修卡。
窗外傳來社區越劇團排練的唱腔:"英臺不是女兒身,因何耳上有環痕..."老梁突然用袖子抹了把臉:"當年...說好要補給你的。"
女兒視頻電話突然打進來,鏡頭對著她兩歲的孫子:"外婆看!寶寶會寫'金'字啦!"
"原來世上最好的金器,是把年輕時說過的話,用一輩子的時間慢慢鍛打成真。"
喜歡的點個“在看”,也請大家轉發分享給身邊更多的朋友。想看更多,你可以點擊下方名片關注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