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烏和平談判相關動態備受全球矚目,美國、俄羅斯、烏克蘭三方的態度和行動,讓這場和談充滿變數,也讓國際社會對俄烏沖突的走向揪心不已。
俄羅斯方面,普京在當地時間4月21日接受采訪時,明確展現出對停火的積極態度。他指出,提出復活節停火倡議,是期望烏方能積極響應和平呼吁 。普京還透露,在停火期間,烏軍近乎5000次違反臨時停火提議,不過整體作戰活躍度有所降低。對于不打擊民用基礎設施的提議,俄方“不排除”開展雙邊對話的可能性,會全面分析情況后再做決策。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也作出回應,稱普京總統和俄方依舊在尋求以和平方式調解烏克蘭問題,后續也會繼續與美方溝通,期望能收獲積極成果。但對于特朗普希望俄烏本周達成停火協議的說法,佩斯科夫表示不想置評,尤其是涉及時間框架的內容。這背后或許是俄方對和談節奏與條件的謹慎考量,不愿被外界的時間預期所束縛。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20日晚通過社交媒體提議,雙方至少在30天內停止使用遠程無人機和導彈襲擊民用基礎設施,期限可視情況延長。21日,他再次發聲,呼吁俄方在復活節后的30天實施全面停火,并著重強調烏方將采取對等回應原則,即“以停火回應停火、以襲擊回應襲擊” 。這一系列表態,既體現了烏方對平民安全的關注,也表明了在和談問題上的強硬立場。
再看美國,當地時間4月18日,特朗普表示,如果一方“讓和解變得非常困難”,他準備停止為結束俄烏沖突而進行的調解努力。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也聲稱,若俄烏停火再沒進展,美國就放棄繼續推動。不過,特朗普在周日又在社交媒體發文,呼吁俄烏在本周達成協議。這種前后態度的變化,讓人捉摸不透美國在俄烏和談中的真實意圖,是真的急于促成和談,還是有著其他的戰略考量?
在后續會談計劃方面,此前有消息稱會談定于本周在倫敦舉行,烏克蘭周一表示將派代表團與美國和歐洲國家的官員會面。此次會談是上周巴黎會談的延續,旨在推動俄烏雙方在和平談判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國際社會都在翹首以盼,期待這次會談能為陷入僵局的俄烏沖突帶來轉機,讓和平的曙光早日降臨。但鑒于三方目前的態度和立場,和談之路恐怕依舊荊棘密布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