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宗方濟各于88歲高齡辭世之后,天主教會即將迎來一位新的領導者。全球天主教徒與世人正密切關注梵蒂岡的下一步:秘密會議(Conclave)即將召開,由138位未滿80歲的樞機主教投票選出新教宗。
方濟各作為首位拉丁美洲教宗,象征了天主教會在地理和文化上的“全球化轉向”。這次選舉是否將延續這一趨勢、甚至迎來歷史上首位黑人或亞洲教宗,引發廣泛關注。
以下是目前呼聲最高的幾位候選人——
彼得·特克森(Peter Turkson),76歲|加納
亮點:或將成為首位黑人教宗。
曾任加納海岸角主教,由教宗方濟各派遣為南蘇丹和平特使。
在同性議題上持中間立場,批評非洲部分國家法律過于嚴苛。
在2013年秘密會議中,他一度是博彩公司最熱門人選。
塔格萊(Luis Antonio Tagle),67歲|菲律賓
亮點:或成為首位亞洲籍教宗。
前馬尼拉總主教,現為教廷傳信部高級職位。
在菲律賓反對墮胎,但整體風格偏溫和自由派。
曾批評教會對同性戀與離婚者“過于苛責”,影響傳教工作。
皮埃特羅·帕羅林(Pietro Parolin),70歲|意大利
教宗方濟各的“左右手”,現任教廷國務卿。
屬于“延續派”候選人,風格溫和但不如方濟各自由。
曾稱愛爾蘭同性婚姻公投結果為“人性的失敗”。
因推動與中國的主教任命協議而飽受爭議,支持者與批評者并存。
彼得·埃爾多(Peter Erdo),72歲|匈牙利
前蘇聯集團區域內的高級主教,保守派代表人物。
反對離婚再婚者領圣體,強調教會紀律性。
若當選,將是繼圣若望保祿二世后第二位“前東歐”教宗。
若澤·托連廷·德門東薩(Jose Tolentino de Mendon?a),59歲|葡萄牙
相對年輕的候選人,出生于馬德拉島(與C羅老家同地)。
曾任文化與教育部部長,主張圣經研究要接觸現代文化(如電影、音樂)。
被視為新時代下更具對話性與學術氣質的教會領導者。
馬泰奧·祖皮(Matteo Zuppi),69歲|意大利
現任博洛尼亞總主教,2023年被方濟各任命為“烏克蘭和平特使”。
訪問過莫斯科、見過東正教領袖基里爾牧首。
傾向溫和進步派,強調“和平與人道”。
馬里奧·格雷克(Mario Grech),68歲|馬耳他
現任世界主教會議秘書長,提倡“教會需要學會新的語言”與同性戀者、離婚者對話。
立場復雜,有傳統面向,但也接納現代牧靈挑戰。
羅伯特·薩拉(Robert Sarah),79歲|幾內亞
保守派代表人物,年紀略偏大。
反對“性別意識形態”,強調天主教傳統道德。
批評伊斯蘭極端主義,也反對世俗自由主義風潮。
文森特·尼科爾斯(Vincent Nichols),79歲|英國
現任威斯敏斯特總主教,是英國天主教最高領袖。
曾在安菲爾德球場觀球時感到“神召”進入圣職。
雖為冷門人選,但若當選將是自12世紀以來首位英籍教宗。
在方濟各的領導下,天主教會顯著擺脫了以往“歐洲中心”的傳統視角,逐步將目光與資源投向“全球南方”——包括拉丁美洲、非洲與亞洲這些信仰活躍、人口增長迅速的地區。
在這些地區,尤其是非洲和亞洲,天主教徒的數量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許多國家甚至成為教會未來發展的主力支柱。過去幾十年,歐洲教堂人潮日漸稀薄,而非洲與東南亞的彌撒現場卻人滿為患。相應地,梵蒂岡在人事布局、牧靈政策乃至教義語言上,也開始更重視這些地區的文化差異與現實挑戰。
與此同時,一種更加年輕化、溫和且具全球意識的教宗形象也逐漸受到教會內部與信眾的廣泛歡迎。與傳統“權威、教義為上”的形象相比,如今的領導者更被期待能以對話、傾聽與社會參與為手段,回應現代世界對宗教的期待。
因此,在這場攸關教會未來走向的秘密會議中,來自非洲的特克森樞機、來自亞洲的塔格萊樞機,或是更年輕、理念開放的門東薩與祖皮,都可能成為引領下一個時代的“伯多祿繼承人”。
未來15天內,樞機主教團將齊聚西斯廷禮拜堂,展開一系列閉門投票,直至一位候選人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票數。當象征共識的白煙升起,全球12億天主教徒也將迎來他們的新教宗。
當天匯率
1 美元=7.29人民幣
美國同城分類信息網免費發布平臺!
點擊下方原文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