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張奕丹 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報道
4月21日上午,尋女19年的“棉花糖爸爸”陳生梨一家在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舉辦團圓及答謝宴,歡迎分離19年的女兒陳楊梅回家。
陳楊梅在家人的陪同下走進宴會現場,她擁抱流淚的父母,含淚和家人拍下了人生第一張全家福。陳楊梅說:“很慶幸爸爸一直沒有放棄找我。”
團圓宴上,陳楊梅和父母、姐姐坐在一起,首次面對鏡頭,接受了媒體的采訪。
陳楊梅表示,19年來,她一直不知道自己不是親生的。此前養父為了幫她辦戶口跑了許多次,但都沒有辦成。直到今年3月,養父才告訴陳楊梅,她不是他們的親生孩子。
“我知道后心里非常難過。”陳楊梅說,她在養父家過得很好,但聽到這個消息時仍覺得很失落且崩潰。后來找到親生父母,讓她感到很慶幸。“我還有爸爸媽媽愛,還有這么多家人陪伴著我。”
陳楊梅說,她沒有幼年的記憶,“只記得小時候爸爸開店,姐姐過來我會給她拿飲料喝。”后來她尋親沒有頭緒,養父刷到陳生梨的視頻后,讓她嘗試聯系。“我的養父記得一些事情,幫我在網上找到了生父的一些消息,并把圖片發給我。”
今年3月中旬,陳楊梅給陳生梨打過一次電話,但兩人發現有些細節對不上,陳生梨建議她去采血比對。陳楊梅說,她肚子上現在有一塊胎記,但小時候沒有,“是后來長出來的”。
陳楊梅說,當時她感到有些失望,又因為那段時間工作繁忙,沒有立刻去采血,兩人因此錯過了小半個月。之后,她在4月1日、4月7日進行了兩次采血,與父親DNA比對成功。
兩天前,陳楊梅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家鄉。“家里面特別熱鬧,叔叔阿姨、姐妹都很照顧我,之前的家庭小朋友沒有那么多,沒有這種氛圍。”
陳楊梅說,因為才到家幾天,和媽媽沒有那么熟悉,“但媽媽一直很照顧我的情緒,她對我的愛都在行動里面。”
對于參加團圓宴,陳楊梅一開始有些顧慮,怕影響工作。“但后來一想,這是我的爸爸媽媽,沒有什么不好意思。”她也強調,自己的初衷是希望以此鼓勵其他孩子站出來尋找親人。
提起未來的打算,陳楊梅表示,這次是請假回家,未來可能會先過好自己的生活,節假日再回貴州看望親人。“因為在那邊也有家庭、工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