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甲天下!提起桂林,20元人民幣同款山水、劉三姐對歌名場面以及小學課本里《桂林山水》的介紹,令人心馳神往!但翻開桂林旅游這家上市公司2024年的財報,卻讓人大跌眼鏡!
1、
桂林旅游虧成狗,五年10億沒了!
2024年,桂林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年報:一年虧了2.04億,同比暴跌1830.70%,過去五年累計虧損快10億!這家廣西旅游龍頭,咋這么慘?
▲桂林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報
營收縮水:2024年營業收入4.32億,比去年少了7.58%。游客量跌了8.12%,景區收入2.09億,同比降16.50%。
利潤崩盤:凈利潤虧2.04億,去年還賺了1600多萬,扣非凈利潤更慘,虧1.99億,同比跌2625.31%。
現金流告急:經營活動現金流8500萬,跌了29.41%,投資活動流出4500萬,建新項目花了3400多萬。
減值是大頭:信用和資產減值損失1.51億,占虧損74%。
桂林旅游坐擁老牌景區,相當于富二代接班,躺平都能賺錢,偏要瞎折騰,投了一堆爛項目,血本無歸不說,還欠了一屁股債!
2、
不是游客變少了,而是企業飄了!
桂林旅游虧成這樣,難道是游客不愛那片山水了?事實并非如此。2024年上半年,全國旅游市場火爆,國內出游27.25億人次,旅游消費2.73萬億,同比漲19%。桂林的核心景區,比如兩江四湖、銀子巖,熱度從來沒降,抖音上“桂林山水”話題依然刷屏。據業內人士分析:不是游客不來,而是桂林旅游前些年圈地搞項目,個個成了不良資產,終于把家底敗光了!
▲桂林旅游發展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報
過度圈地,項目翻車
2010年前后,房地產熱得發燙,桂林旅游也跟風“多元化”。除了核心的漓江游船和景區,他們還投了酒店、出租車、文旅地產,甚至商業寫字樓。結果呢?10家子公司里,4家資不抵債!
豐魚巖景區:號稱“亞洲第一洞”,連虧10年,凈資產-8345萬,還欠母公司1.23億,掛牌轉讓7年沒人要。
羅山湖項目:2013年投了個體育休閑項目,花了1.22億,結果政策變、合作方跑路,項目爛尾,減值1.01億。
井岡山子公司:參股的井岡山索道和觀光車業務,2024年虧2837萬,減值2220萬,紅色旅游熱潮一過,立馬涼涼。
應收賬款收不回:5900萬應收賬款,69%超3年沒收回,政府關聯方占大頭。
宰客毀口碑
桂林的宰客名聲,全國聞名!竹筏半路加價,景區停車費、拍照費五花八門。
管理拉胯
桂林景區還是門票經濟老一套,創新研發為零,景區設施老舊,游客吐槽“像90年代”。
桂林旅游的虧損,不是游客不愛山水,而是自己作的!前些年房地產熱,他們貪圖快錢,盲目擴張,投了一堆沒人接盤的爛項目。如今泡沫破了,這些不良資產成了無底洞,核心景區再賺錢,也填不上窟窿。管理層貪圖短期暴利,懶得升級服務,游客被坑得不敢回頭,桂林旅游自己把自己玩崩了!
3、
對青島的啟示,別踩桂林的坑!
青島可是旅游界的優等生:嶗山、八大關、棧橋、五四廣場……2024全年接待游客超1.4億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100億元。可別得意忘形!桂林的前車之鑒,青島得好好琢磨。
桂林旅游的翻車,對青島有啥啟發?說白了,桂林旅游的暴雷,其實是給全國旅游城市的一次警醒。尤其是像青島這種,各類大型文旅項目說上就上——現在真的該冷靜一下了。
▲今年初,膠州上合示范區宣布,與宋城演藝合作,耗資13億元打造“絲路千古情”
▲即墨文旅項目華僑城歡樂薈,去年曾曝出草皮造假事件
別再幻想“旅游+地產”的黃金搭檔了
桂林旅游的巨虧,是一個時代的落幕,也是對青島的警鐘:旅游這門生意,是慢工細活,不是圈地暴富的捷徑。桂林旅游之所以變成今天這樣,就是把房地產那套“快進來、快套現”的邏輯,硬套在一個本該靠體驗、服務、內容賺口碑的行業上。結果呢?圈的地變成了不良資產,景區也失去了靈魂。青島的優勢是海景+文化,旅游資源不比桂林差,青島要想長紅,得汲取桂林的教訓,別毀了這手老天爺賞的好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