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歲月的長河中,有些記憶永遠不會褪色。對于陳延河來說,那些塵封的往事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在他的心中爆炸。當他再次踏上那片熟悉的土地,尋找那個曾經深愛的人時,他不知道等待他的將是一個怎樣的結局。
01
周末的陽光格外溫暖,灑在文廟舊書市場的每一個角落。
71歲的陳延河像往常一樣,漫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他喜歡這里的氛圍,喜歡那些泛黃的舊書,仿佛每一頁都藏著一段舊時光。
他一邊走,一邊隨手翻閱著一本本舊書,偶爾還會停下來,仔細地查看書中的內容。
突然,一本曬褪色的《紅巖》映入眼簾。這本書的封面已經有些破舊,書脊開裂,頁角卷曲,估計是被翻過無數遍。
陳延河隨手翻開,扉頁上一行熟悉的字跡讓他驚出了一身冷汗——“致青禾:我愿是激流,只要你的岸上有炊煙……”
落款簽:陳延河 1976 年 8 月。這是他年輕時寫給初戀張青禾的情詩,如今卻在這本書中重現。
陳延河的手指微微顫抖,他感到一種莫名的沖動。
他抬起頭,急切地問書販:“同志,這本書是從哪里來的?原主人是誰?”他的聲音有些顫抖,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緊張。
書販正忙著整理其他書籍,聽到陳延河的問話,抬起頭來,有些驚訝地看著他:“大爺,這書是從一批舊書里收來的,具體原主人是誰,我也不清楚。”
他停頓了一下,又補充道:“這批書應該是從四川收來的,我再去問問。”
陳延河點了點頭,眼神中閃過一絲急切:“小同志,幫我打聽一下,有消息我再給你10塊,行嗎?”他從口袋里掏出手機,掃了10塊錢給書販。
書販接過錢,有些詫異地抬起頭,正好碰上陳延河那雙渾濁的眼睛:“啊,好,我幫您問問。”他點了點頭,轉身繼續整理書籍。
陳延河站在原地,心中充滿了期待和不安。他不知道這本書的出現,是否會揭開那段塵封多年的往事。
02
1975 年的夏天,陽光熾熱,稻田里彌漫著泥土和稻谷的芬芳。
陳延河站在稻田中,彎著腰插秧,汗水順著他的額頭滑落,滴在泥水中。
他累得腰酸背痛,嗓子冒煙,直起身子喘了口氣,用手背擦了擦臉上的汗。
就在這時,他看到田埂上走來一個女孩,她扎著麻花辮,挑著兩桶水,踩著泥巴小心翼翼地走過來。
“大妹子,能給口水喝嗎?”陳延河大聲喊道,聲音里帶著一絲疲憊和期待。
張青禾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了一跳,她愣了一下,然后點了點頭,蹲下身,從水桶里舀了一瓢水遞給他。
她的動作很輕,但水還是晃了出來,濺在她的褲腿上。
陳延河感激地接過水瓢,咕咚咕咚喝了個痛快。清涼的水滑過喉嚨,讓他感到一絲舒緩。
喝完水,他從口袋里掏出一顆“高粱飴”軟糖,這是他從上海帶來的,珍貴得很。他把糖塞進張青禾手里,笑著說:“大妹子,謝謝你,這顆糖給你。”
張青禾的臉瞬間紅了,她有些不知所措地接過糖,低著頭,小聲地說:“不用謝。”她挑起水,快步離開,仿佛害怕再多待一會兒就會被發現。
陳延河看著她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溫暖。他大聲喊道:“大妹子,還不知道你叫什么呢!”
張青禾停下腳步,回頭看了他一眼,輕聲回答:“我叫張青禾。”她的聲音很輕,但在這寂靜的稻田里,卻顯得格外清晰。
陳延河看著她的身影漸漸消失在田埂盡頭,心中暗暗記住了這個名字。他知道,這個夏天,他的生活將會因為這個女孩而變得不同。
03
隨著時間的推移,陳延河和張青禾之間的感情在四川紅星公社的田野間悄然升溫。
那些日子,雖然生活艱苦,但他們的愛情卻如同田野里的野花,頑強而美麗。
有一次,陳延河和張青禾一起鉆進山溝摘野柿子。
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他們身上,斑駁陸離。陳延河小心翼翼地爬上樹,摘下一個個紅彤彤的野柿子,遞給張青禾。
張青禾站在樹下,笑著接過來,放進籃子里。
“延河,你小心點,別摔下來。”張青禾關切地說。
陳延河笑著回應:“放心吧,我可是上海來的知青,這點本事還是有的。”他的笑容在陽光下顯得格外燦爛。
還有一次,他們在曬谷場躲雨。雨點噼里啪啦地砸在草垛上,張青禾的辮子濕漉漉的,發梢滴著水。陳延河鼓起勇氣,把一朵剛摘的油菜花別在她耳邊。
“這好看嗎?”張青禾問,眼神中帶著一絲羞澀。
陳延河憋了半天,才擠出一句:“好看!像……像詩里寫的。”
張青禾咯咯笑起來,雨水順著她的睫毛往下淌,每一滴都在陳延河心里蕩出漣漪。
然而,好景不長。知青返鄉潮的到來,讓他們的愛情面臨了巨大的考驗。
陳延河的母親為了讓他順利回城,不惜扣住了他的檔案,審查他的婚姻狀況。陳延河得知后,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媽,我不能沒有青禾,我寧愿放棄銀行的工作,也要和她在一起。更何況她已經懷孕了,孩子不能沒有爸爸!”陳延河在電話里對母親說,聲音里帶著哭腔。
母親的聲音卻很堅決:“延河,你是個有前途的孩子,不能為了一個農村女孩毀了自己的未來。”
陳延河不甘心,他給張青禾寫了一封又一封信,表達自己的決心。
然而,最終他收到的卻是一封分手信。信中,張青禾說她要和別人結婚,還說孩子已經打掉了。
陳延河心如死灰,他以為張青禾真的變了心。
在母親的安排下,他娶了社區衛生所的趙淑珍。趙淑珍雖然不能生育,但為人善良,對陳延河百般照顧。日子雖然平淡,但陳延河也漸漸接受了這樣的生活。
多年后,當陳延河再次翻開那本舊書,看到自己年輕時寫給張青禾的情詩,他的心中充滿了疑惑和不安。
他決定去四川,尋找那個曾經深愛的人,尋找那段被遺忘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