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賈璉此人,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好色。女兒巧姐出痘,他出去齋戒卻趁機和多姑娘鬼混,鳳姐過生日,他又抓緊機會找鮑二家的私會。用賈母的話來說他,就是不管“臟的臭的都往屋里拉”。
然而,賈璉在大事情上卻極有分寸感,事情處理得恰到好處。
這個,我們可以看看第十二回。書中寫道:
林如海的書信寄來,卻為身染重疾,寫書特來接林黛玉回去。賈母考慮后決定派賈璉護送回姑蘇探視。
這件事,書中輕提輕放,沒有多花筆墨去寫,但是這恰恰是一個細節(jié)。賈璉送林妹妹回蘇州,是賈母親自安排讓賈璉送的。
為什么賈母要做這樣的安排呢?整個賈府男子有不少,上有賈赦、賈政,下也有賈珍寶玉,還有府中眾多有經(jīng)驗的管家。
賈母為什么不選其他人,而是選賈璉呢?這就是賈璉的能力所在了。
林如海病倒,賈母心中已有預(yù)測,林妹妹這次回去大概率是送葬的,不然林家也不可能急匆匆讓她回去。
這等大事,本來舅舅送外甥女回去是最合適的人選,起碼從輩分上就壓得住場子。
而且中國的傳統(tǒng),"娘死有舅,父死有叔"。有舅舅在,也才能更好和林家的族人好好掰腕掰腕。
所以按理來說,這次送林妹妹的人選是賈赦和賈政,不過賈政是朝廷命官,可能輕易走不開。但賈赦雖有襲爵,卻是閑職,平時不用上朝,在家也無甚大事,他是有時間去處理林家后事的。
但是,賈母卻沒有選擇他,究其原因,賈母信不過賈赦。賈赦一把年紀,還好色左一個小老婆右一個小老婆,人品不行;估計辦事也不牢靠,家中的事情他基本也是派兒子賈璉代勞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賈母經(jīng)過綜合考量,決定派賈璉送林妹妹回去。當然他這一去,自然不僅僅是送林妹妹,他要全面處理林如海的身后事。
賈璉能"代父出征",便代表著他的能力不錯,辦事肯定是靠譜的。賈母相信他有能力代表賈府的門面。
對于這個,書中只提到這么一句:
于是賈母定要賈璉送他去,仍叫帶回來。一應(yīng)土儀盤纏,不消煩說,自然要妥貼。
非常輕巧的一個描寫。但就是這個"定要"的態(tài)度,更凸顯出賈璉"臨危受命"的重要性和靠譜性。
千里迢迢,送表妹回家葬父,見的是姑蘇的所有名流,接待的是林如海的同僚同窗,面對的是林家的整個宗族。
這個處理難度比王熙鳳協(xié)理寧國府的難度要大得多。
書中沒有明寫賈璉姑蘇葬探花之事,但是卻濃墨重彩的寫了王熙鳳辦理秦可卿之喪事。通過寫王熙鳳怎么治人,怎么做事,側(cè)面反映出賈璉如何辦理林如海的事情。
那可是上百雙眼睛看著,要是說錯一句話,辦錯一件事,那整個賈府的名聲,怕是也不能要了。
但賈母相信賈璉的能力,賈璉果然也不負所望。
他在姑蘇將林如海之事辦得妥妥當當,毫無紕漏。這從賈雨村之事也可以看出來。
賈雨村拿了林如海的書信,然后王子騰上本,馬上便成功保舉賈雨村進京陛見。賈雨村能成功上位,靠的是林如海的遺筆。
賈雨村后來跟著賈璉和林妹妹的船一路進京,這說明什么?
他可不是知恩圖報的人,當初甄士隱資助他上京趕考,他可是不辭而別。如今因為林如海一封書信,他就會感恩戴德,護送林妹妹回京馬?
當然不是,不過是賈璉在姑蘇把事情處理得漂亮,深得人心,連賈雨村都佩服。
不然,以賈雨村這樣的為人,他千辛萬苦得來的面圣的機會,他還不屁顛屁顛的跑了。
賈雨村這么自私的人,居然能跟著璉二爺一起走一趟,可見賈璉在處置林如海的后事上,一點瑕疵都沒有。賈雨村知道不會受到牽連,因此他才陪送了一程。
從這件事上,便可以看出賈璉辦理事情是周到而全面的,林家的族人也沒有發(fā)生爭奪財產(chǎn)之事,想來賈璉也是安排得妥妥帖帖的了。
賈璉不愧能代表賈府,他可以說是除賈政外,賈府對外行走的唯一門面了。
所以不要小看賈璉,他雖然好色,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從來不含糊。
他和鳳姐一樣能干,也一樣分得清事情的大小。小事可以糊弄,大事卻辦得分明。
這也是賈母看重他們,相信他們的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