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有些人現在看待樓市的態度和過去簡直就是360度的轉變。
記得2019年之前,如果你要勸別人買房一定要謹慎,說不定反而會被他“教育”一番,那個時候大家對房價只漲不跌是深信不疑,不但覺得市場不可能下跌,甚至認為上面也不可能會讓房價跌。
但沒想到,才幾年時間,你再去問他們時,他們的態度與過去截然不同,與當年的激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現在的他們只會消極的告訴你,如果沒有更好的措施出臺,估計房價還會暴跌。
當然,咱們先不說他們的這個“觀點”是否正確,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市場的心態已經發生了驟變。
而且,順便多問一句,房價繼續下跌真的好嗎?
反正我個人不覺得,所以說前幾年我就不太看好房價一直漲下去,但是經歷了這一輪樓市調整以后,我認為房價的下跌已經造成了蠻大的沖擊,如果再繼續下跌的話,對誰都沒好處。
前段時間,上面大老板就已經表述的很清楚了,他說:
“房地產產業鏈條長、涉及面廣,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通過這句話,我們就可以看到大老板們對于房地產的定位,其實已經很明確了,分地產產業鏈涉及的領域太廣,而且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關乎到大家的切身利益。
說白了就是給大家傳達一個信號——房地產不能崩,必須盡快穩住。
畢竟房價的持續下跌將是很多家庭和個人不能承受之重。
過去20多年,房價突飛猛進,普通大眾買房都是加杠桿的,這也就意味著,當房價下跌的時候,你的虧損是加倍的。
所以很多人都說這一批樓市調整,很多人都已經把首付虧完了,有人說如果現在把房子賣掉,不僅首付要虧光,幾年的還貸利息打了水漂,甚至還會倒欠銀行的錢。
要知道,到目前為止,我國背負房貸債務規模的人數并不少,目前全國居民購房貸款總量80萬億,而居民的財富中,60%也都是房子,一旦房價下跌,那么就意味著大家的財富集體縮水。所以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這幾年消費降級,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房價下跌帶來的副作用。
聯想依舊,很多人都望房價繼續下跌,這樣自己就能抄底,以更低的成本買到性價比更高的房子。
但我想說的是,真到了那一天,想要抄底的人也不一定有能力,更或者說不一定有那個膽量去抄這個底,咱們普通老百姓向來是買漲不買跌的,一旦繼續暴跌,你又怎么去肯定這個底呢?
所以還在期待房價暴跌的心態還是需要調整一下,畢竟上面已經多次強調,房地產是我們經濟支柱,它的重要性是始終不變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