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本文字數:2918,閱讀時長大約5分鐘
導讀:一場圍繞智能網聯汽車的激戰拉開序幕。
作者 |第一財經 黃琳
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下稱“2025上海車展”)將于2025年4月23日至5月2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
當流量趨向平穩,2025上海車展將目光聚焦“創新”。本屆上海車展主題延續上一屆的關鍵詞“擁抱”,但將“創新”突出,以“擁抱創新 共贏未來”為主題,展出總面積超過36萬平方米,來自26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業參展,相比往屆參展國別范圍更廣、規模再創新高。
與往屆上海車展不同,2025上海車展將首次舉辦“2025全球汽車領袖圓桌會議”,國內外頂尖品牌車企、供應鏈及相關高科技公司負責人將出席。同時,2025上海車展還將舉辦各類會議和論壇近20場,圍繞汽車關鍵技術、半導體產業、汽車出海、供應鏈可持續發展等話題展開討論。
時隔2年,中國汽車市場的技術創新焦點再次發生轉變。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等新一代智能終端及智能制造裝備”。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發文稱,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將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定位為“新一代智能終端”,這標志著汽車產業從“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動空間”的范式轉變。
市場層面,2025年春節后,比亞迪以“天神之眼”駕駛輔助系統掀起汽車行業對智能化技術的進攻,從電動化邁向智能化競爭。在2025上海車展之前,市面上已有超過20家車企陸續推出智能化相關技術、超過30款智能化的汽車新產品涌入市場。
縱觀本屆車展各家車企提前釋放的信息,今年上海車展新車云集,各種新技術也將首發,預計全球首發車型超過100臺,小米汽車、鴻蒙智行、ONVO樂道、firefly螢火蟲等品牌首次亮相上海車展,一場圍繞智能網聯汽車的激戰拉開序幕。
激戰智能化
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具備組合輔助駕駛功能(L2級)的乘用車新車銷售占比已達57.3%。中汽協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18.2萬輛和30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0.4%和47.1%;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41.2%。與往年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的競爭不同,今年汽車市場智能化競爭已擺上桌面,各家攜智能化技術“大秀肌肉”,不管是自主品牌還是合資品牌都在“擁抱”智能化。
今年2月以來,比亞迪、吉利、長城、奇瑞等自主品牌陸續接入DeepSeek大模型,加速駕駛輔助功能上車。理想、小鵬等多家造車新勢力將AI技術劃入發展戰略中。
同時,傳統豪華品牌、合資品牌也正迅速反應,積極“擁抱”智能化。比如寶馬與阿里巴巴達成AI領域戰略合作,在AI大語言模型和智能語音交互等領域聯合研發。同時,華晨寶馬領悅與字節跳動旗下平臺達成合作,就人工智能在汽車營銷服務的創新應用達成合作。奔馳宣布將ChatGPT技術深度整合。Momenta則將為AUDI品牌項目提供解決方案。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認為,以大模型為代表的前沿AI技術,正迅速向新能源汽車滲透,以強大的動力推動汽車產業加速智能化。智能化正在重新定義汽車,并成為未來汽車企業的底層競爭力。
2025年上海車展,自主、新勢力組合駕駛輔助新品密集發布,合資品牌布局智能產品態勢顯現。比亞迪秦L等多款搭載“天神之眼”駕駛輔助系統的新車型亮相,疊加第五代DM插混技術、超級e平臺等電動化技術,沖擊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市場。昊鉑HL、向往S7、長安啟源Q07等多款自主品牌車型快速提升輔助駕駛系統等智能化技術能力,將價格進一步下探至20萬元級別市場。
新勢力新品密集推出,圍繞駕駛輔助系統等智能化需求把控能力、舒適度體驗等提升競爭優勢,比如小鵬X9、問界M8、螢火蟲等。產品拓展方面,各家持續完善產品矩陣(理想i8拓展純電布局、零跑拓展純電布局等),以覆蓋中低端到高端的多元化消費群體。
當前,新勢力競爭愈發激烈,今年一季度,新勢力銷量排名再洗牌,小鵬汽車超越理想汽車占據銷量榜首,二者交付量相差僅約1500輛。加速產品迭代已經成為大多數車企爭奪市場份額的共識。比如鴻蒙智行旗下四界新車型均已進行了一輪更新迭代,新款問界M5、問界M7、問界M9等車型,智界R7、享界S9等新版本車型均已上新,百萬豪車級別的尊界S800也將亮相此次上海車展。
中泰證券研報指出,國內汽車市場正進入第三消費時代,目前,車企核心能力的重要性排序為,智能化能力=市場需求把控能力>電動化節奏。長期來看,智能化建設能力會成為差異性的核心影響因素,2025上海車展各車企新車布局正印證著智能化產業趨勢加速。另外,主流車企整體上SUV和純電類的新車型發布更多。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認為,汽車行業已經繼電動化之后進入全面智能化的時代。2025年,中國乘用車L2級別輔助駕駛及以上新車滲透率將達到65%。
汽車科技供應鏈擴大
與往屆上海車展不同的,2025上海車展中,汽車科技及供應鏈展區展出面積約10萬平方米,參展企業規模和數量較上屆呈顯著增長。包括博世、均勝電子、邦迪汽車系統、德賽西威等囊括智能化技術業務的世界百強汽車供應商悉數參展,全面展示汽車科技與關鍵技術創新產品和發展趨勢。
在國內汽車科技領域,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地平線、黑芝麻、商湯絕影、小馬智行、斑馬智行、卓馭科技、四維圖新、佑駕智能、福瑞泰克、Unity中國、芯馳科技、科大訊飛等近百家芯片、雷達、ADAS、自動駕駛解決方案、車聯網、高精地圖企業等競相亮相。
此外,Momenta、Mobileye、元戎啟行、車聯天下、索尼、英特爾、杜比實驗室、聯想車計算等近50家國際企業也將參展2025上海車展。
隨著智能化技術的創新迭代,愈發多的科技企業作為供應商,成為主機廠智能生態中的重要一環。比如,2024年底,地平線已經在國內汽車高級輔助駕駛市場中占據了超40%市場份額,在國內第三方高階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二。包括奇瑞汽車、大眾汽車等車企已著手地平線HSD系統批量上車。此前,地平線也為比亞迪全系車型搭載“天神之眼”駕駛輔助系統提供了芯片支撐。
Momenta、華為則分別憑借性價比、智能化技術的創新,吸引眾多車企加入各自搭建的智能汽車生態圈。比如通過賽力斯、長安、奇瑞等車企的深度合作,華為的智能駕駛技術得以大規模落地應用。Momenta的合作車企則進一步拓展至廣汽豐田等合資品牌。
中信建投在研報中指出,隨著輔助駕駛滲透率提升,對應地,激光雷達、攝像頭、算力芯片、域控制器等環節將迎來出貨量增長和配置升級機會,車載電子元件需求有望爆發。其中,傳感器融合方案成趨勢。目前,激光雷達搭載下探至10萬元車型,價格則降至千元水平,未來,單車搭載激光雷達數量有望增至3個以上;攝像頭方面,單車搭載攝像頭數量增加、像素升級,環視、車內、ADAS 等攝像頭需求提升,車載攝像頭從平均4~6顆向11~12顆升級,前視像素從2M向5M、8M甚至更高升級。此外,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的數量也在提升。
微信編輯| 雨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