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令禁止夸大虛假宣傳后,車企們該好好想想如何給新車做營銷了。
4月16日,工信部組織召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準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對汽車智能駕駛、OTA、汽車審查等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提出了新的要求。
公告中強調,汽車企業要充分開展組合駕駛輔助測試驗證,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不得進行夸大和虛假宣傳,嚴格履行告知義務,切實擔負起生產一致性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切實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安全水平。
根據網傳會議紀要顯示,汽車審查處還強調規范宣傳,禁用“自動”、“自主”、“智駕”、“高階智駕”等詞匯,建議統一使用“組合輔助駕駛”。禁止使用代客泊車、一鍵召喚、遠程遙控等名詞,禁止駕駛員脫離方向盤。
接下來也會重點審查頻繁OTA的企業,要求企業降低OTA的頻次,單次OTA必須驗證充分再上車。至于有緊急OTA的情況,車企要走召回和停產流程。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無疑對狂飆激的智能駕駛套上了緊箍咒。尤其是對于以智能駕駛為主要買點的企業,今后在宣傳上需要更加謹慎。
其實最近幾天發布會上,就能發現很多車企宣傳智駕已經改了口風,把“安全”掛在嘴上:諸如“安全是最大的豪華”,“安全是最頂尖的科技”等等。網上也傳出多家車企高層要求,品牌在進行智能駕駛安全方面的宣傳時,不得提及“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智能”“零接管”等詞匯。
另一方面,《公告》中特別強調對智能駕駛輔助不得進行夸大和虛假宣傳,也暴露出當前車企在對自家新車做宣傳時陷入的一個怪象:常常把“重新定義”“顛覆創新”“行業領先”“同級最強”等夸張詞掛在嘴邊,讓各種看似高深莫測的技術名詞和宏大敘事充斥其中,仿佛不把話說到極致,就無法彰顯產品優勢。
如果你經常看汽車新車發布會就不難發現,車企在新車發布會上,都自賣自夸自家的產品最優秀,而且還要“語不驚人死不休”,全然不顧產品實際表現能否支撐這些“豪言壯語”。還得“安排”一堆捧場的觀眾,演講者每一次‘自夸’之后,觀眾們來一次吶喊。
頻繁使用“最佳”、“最強”“頂級”、“極致”等極限詞匯來包裝產品,儼然成了觸犯廣告法的重災區。而且,消費者在這樣的信息轟炸下,會逐漸感到疲憊和困惑,很難真正了解一款車的真實價值。如果輕信了品牌宣傳,但實際體驗卻大打折扣的話,對該品牌也會留下不好的印象。
雖然,如今工信部命令禁夸大虛假宣傳的是智能駕駛輔助功能,但車企們也該好好想想,今后該如何給新車做宣傳了,尤其是那些把智能化當成核心買點的車企。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水滴汽車立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