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布菲???????????????????
一度沉寂的《黑鏡》系列,最近又好起來了。
最近播出的第七季,豆瓣開分8.7,和前兩季低到一度讓人懷疑它會再無續作的評分相比,這個口碑顯然是令人滿意的,也讓其又回到了神壇。雖然和巔峰時期的前三季還是有不小差距,但對于一個年過十四旬的老IP,這個年紀還能有這樣的表現,怎能不算是枯木逢春。
《黑鏡》曾以其超前性和預言性聞名,后來漸漸被時代追上甚至甩開,但在2025年的新一季里,《黑鏡》似乎又找到了一條比較穩妥的路徑,讓這個IP的生命力得以繼續延續。
《黑鏡》的時代課題
《黑鏡》第七季的豆瓣上有一條高贊評論,“2025年了,就算給你們第一次看首相和豬,你們也覺得就那么回事?!?/p>
許多人對《黑鏡》的記憶就停留在首相和豬這四個字上,它出自《黑鏡》第一季第一集,匪徒綁架了在民眾里人氣超高的公主,威脅首相在全國人民面前直播與豬性交,首相迫于壓力最終執行了匪徒的要求,實際上公主在直播開始前半小時便已經被匪徒放走了,但是無人在意,所有人都在等那場直播,而搞出這一切的匪徒選擇自盡,被稱為行為藝術家。
故事主體既有強烈噱頭又有荒誕反轉,而末尾又安排了一個平靜幽微的收梢:一年后首相仍舊正常任職,支持率還上升了,妻子也依舊在他身邊,只是關起門后,她再也不愿接受和豬性交過的他,讓這一集更多了一重冷冷的諷刺感。
2011年第一季《黑鏡》上映的時候,是全球移動互聯網大爆發的時代,社交平臺也在迅速發展,大多數人都在欣然享受著這一切,而《黑鏡》卻把掌控媒介對人性的異化等尚未被納入公共視野內大范圍討論的內容,搬上了熒屏。它帶有一種恰到好處的超前性和洞見性,激活了觀眾隱隱覺察到卻尚未細思的對于科技和人性的另一重認知,自然達成了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
擁有完美的故事形式和剛剛好的故事內核,讓它成為《黑鏡》里最富盛名的一集。而到了2025年,哪怕如今的觀眾們已經見識過太多,再看這一集的故事講法依舊挑不出毛病,只是網絡和媒介等是如何重塑人類認知、操控人類等卻已經從細思恐極的話題變成懶得多想的老生常談,人類已經適應和習慣網生時代的一切。所以它才會成為2025年的“也就那么回事”。
第三季之后,被奈飛收入旗下的《黑鏡》系列開始走下坡路,到第五、六季已經跌到豆瓣7分左右,在產出的當年就成了“也就那么回事”?;蛟S是因為現實的魔幻遠遠超過了人類的想象力,編劇無法再精準地捕捉到剛好超前一步的故事內核,《黑鏡》里開始用各種科幻概念神來掩飾創意的空洞,標榜“自我重塑”的第六季甚至還有狼人、惡魔等復古恐怖元素,被失望的網友銳評為“是AI生成的”,也是最不像《黑鏡》的一季。
相比五六季,第七季在敘事策略和內核上更傾向于向第一季回歸,首集《普通人》(Common People)講述丈夫為了拯救得腦瘤的妻子為她更換了電子大腦,每個月需要繳納訂閱費,后來訂閱費用不斷上漲,一旦不肯升級繳納更多費用,妻子就會睡覺時間延長,清醒時間減少,甚至變成人形廣告口播機器,讓這對夫妻不堪重負,最終丈夫在妻子的請求下親自殺死了她。
這一集以妻子的續命套餐影射當下,看了誰都會想起自己作為普通人被算法和訂閱經濟支配的一生。它摒棄了前幾季中過度依賴科幻設定的傾向,重新聚焦于科技對人的壓迫性影響,以及對人類美好情感的摧毀,更寫實的敘事邏輯與第一季一脈相承,冷刻的結局也再現了第一季的黑暗諷刺風格。
第四集《玩物》有點類似歐美版葉文潔,不過引進的不是三體人,而是數字人。長期被霸凌漠視的主人公卡梅隆,充當了游戲里誕生的數字生命“群落”的保護者和信使,他不惜殺死把群落當游戲角色肆意屠殺的人類朋友來取得它們的信任,最后充當了信使,讓群落占領人類大腦統治了人類,實現了對全人類的“霸凌”。
雖然無法像首相和豬那樣炸裂震撼,但第七季《黑鏡》又有了集體視角的表達,這也是讓劇迷們重燃信心的原因。前兩季的《黑鏡》在創作者放飛自我后,更像是一面折射創作困境和焦慮的鏡子,或者干脆如失望的劇迷們所描述的那樣是“黑洞”,但《黑鏡》迷們希望《黑鏡》里折射的是更有普遍性、更深刻的時代問題,就像最受好評的前三季《黑鏡》所做的一樣。
不夠黑的《黑鏡》
不可否認,本季的六集里也有一些不夠“黑鏡feel”的故事。頗受熱議的第三集《夢幻酒店》,講述好萊塢女明星布蘭迪通過“舊夢重生”系統進入一部五十年前的老電影,代替原本的男主角完成劇情任務,結果在這個過程中劇本崩壞了,女主角克拉拉覺醒了自己在現實中作為演員多蘿茜的記憶,她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故事人物,和布蘭迪真正墜入愛河。
五十年前的女演員多蘿茜是知名影星,出演浪漫愛情電影名聲大噪,卻因為自己的女同身份在那個時代倍感壓抑最終自殺,五十年后的布蘭迪憧憬著作為演員前輩的多蘿茜,卻因為自己的女性身份只能在電影里當花瓶和配角,相似的處境讓她們有著更深層次的情感聯結,而“舊夢重生”系統讓她們兩人跨越時空實現了真正的精神相遇。
這個故事的設定其實很像穿書文,不算新鮮,但結合了拉子文學和夢女文學后,就呈現出了不一樣的風味,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集由華裔女導演王昊鷺執導,帶有歐美作品難得的唯美細膩感。
特別是克拉拉知道自己只是虛擬角色,而現實中的多羅茜已經死亡的時刻,明明滅滅的光影與演員的精湛表演結合,拍出了這個角色的靈魂,被很多觀眾稱道。在克拉拉被重置回角色、布蘭迪脫離系統回到現實世界后,故事安排了一個溫柔的結局,布蘭迪打電話給電影里的克拉拉,她接通了,也讓不少觀眾直呼夢女天堂。
第五集《悼念》也是類似的思路,獨居老人菲利通過“回聲技術”回溯與已故前女友卡羅爾的過往,通過進入一張張老照片的影像世界還原分手全貌,揭開記憶漏洞,菲利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放下了對這段感情的怨懟和執念,實現了自我療愈,而結局他在回聲技術的引導下念完了對卡羅爾的悼詞,也象征著他和卡羅爾借助技術實現了和解。
這兩集沒有冷厲的反轉,不黑暗也不尖銳,甚至是溫情和浪漫的,動人的情感凌駕于冷靜的批判之上,技術不再成為人類生存和情感的威脅,而是情感救贖的橋梁。雖然這樣的類型難免會被批判溫吞、失去了一黑到底的決絕,但也收獲了一批新的粉絲,這是《黑鏡》多元化風格探索的必然結果,原本的黑暗冷峻被稀釋會讓舊粉們遺憾失望,但溫情的表達也能觸達新擁躉。
相反第二集《眼中釘》,和第四集一樣是一個被霸凌者的故事,她通過量子編譯器操縱平行時空來制裁學生時代霸凌自己的人,最后卻被反殺,霸凌者拿到了她的編譯器,成為了新的“宇宙女王”統治一切。結局的反殺與冷酷倒是很《黑鏡》,但有為了反轉而反轉的生硬感,這一集受到的詬病最多,既無法讓舊粉滿意,也不能收割新觀眾。
對于《黑鏡》這樣一個長壽IP來說,創作上的左右支絀總是難以避免的事情,如果無法在內核上突破,那精細地敘事也是一條穩妥的老路子,觀眾會因為看到了認真的故事而被打動。這是《黑鏡》的妥協,也是觀眾的妥協,畢竟現在這個時代本身或許就是“黑鏡”了,《黑鏡》難以超越也實屬正常。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