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風起堂主人
來源 | 風起堂觀察(funqitun)
投稿 | funqitown(微信)
華為海外奮斗傳奇系列
01
華為人出海的兩大難題
今天的華為,是一家全球化的中國科技公司。
但華為走出國門邁向全球的過程,起步就充滿了荊棘曲折。
1992年,任正非開始將視野投向海外。
1993年,華為在美國注冊了第一家海外研發分支機構。
1997年,華為在俄羅斯成立分公司,開啟征戰海外市場的第一步。
2000年底,華為召開“歡送海外將士出征大會”,數千年輕華為人“雄赳赳,氣昂昂,跨過太平洋”奔赴海外開拓市場。
第一次走出國門的華為人,面臨兩大難題,一是吃飯問題,二是語言問題。
當這兩個問題碰到一塊的時候,就尷尬了。
喬小平,1994年加入華為,華為最早的計算機博士之一,也成為第一撥考察、探索海外市場的“拓荒者”(案例來源李英羽著《華為三十年——從中國出發的全球化》)。
第一次在國外餐廳吃飯,喬小平就出了“洋相”。
看著服務員遞過來的菜單,喬小平兩眼一抹黑,但又不想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別人看破,就裝模作樣點了四個菜,然后坐等菜上來。
等了一會兒之后,四個菜上來了,喬小平懵了!
因為,全是湯!!!!
沒辦法,含著淚也得喝下去。
類似喬小平這樣的尷尬,還有:
另一位員工出差海外住酒店,想用開水泡方便面,找服務員要OpenWater,結果服務員帶著他走進衛生間,打開水龍頭給他看,華為員工搖頭,服務員又拿來一瓶瓶裝水,擰開瓶蓋,默默放到他面前。
語言不通,是華為國際化的重大障礙之一。
02
任正非:我60歲了還在學外語,你們這些副總裁看著辦
華為出海的語言障礙,任正非也有預見。
2001年,任正非赴日考察時,對華為國際化中的語言問題感慨道:
亞洲企業國際化本來就難……華為國際化步伐更難,僅僅因為大量外籍員工讀不懂中文文檔,大量國內員工英文也沒過關,就足以看到華為的國際化是多么的困難。如果不克服這些困難,華為也可能是曇花一現。
為了解決語言問題,任正非帶頭,華為總部開啟了全員學習英語的熱潮。
華為前人力資源部副總裁吳建國回憶,那是在2002年的一天清晨,吳建國剛到辦公室,就聽到總裁辦傳出震耳的“噪音”,走近一聽,原來是老板任正非在大聲朗讀英語,當然,發音慘不忍睹。
58歲的年齡,還在學外語,任正非超乎常人的學習能力和意志力,其他華為高管們還能有什么理由去學英語呢?
任正非對華為高管們下了死命令:“將來董事會官方語言是英語,我自己60歲了還在學外語,你們這些副總裁就自己看著辦。”
03
華為員工學英語的“傳說”
華為員工學英語的熱潮中,有些華為員工的學習方法很特別,一度成為華為“傳說”。
2004年,“二進宮”的姜天露在華為深圳總部的工作崗位是全球重大項目投標支持。
這個崗位,英文是硬要求。
為了鞭策自己,他在部門高調宣布:“如果明年我背不出(《新概念英語2》)全部96篇課文,我就在坂田基地裸奔!”
不只是口頭高調,姜天露還在《華為人報》上向全公司公開這一承諾:“想看熱鬧的同事們可能要失望了,因為我有一個堅定的信念:絕不裸奔!”
一年后,他在公司英語角上,讓同事們隨機抽選出12篇課文,流利地完成背誦。
這一年中,姜天露的英語水平已經可以隨時脫口而出,在一次和國外某運營商客戶連續兩天的工作溝通中,除了腿有點兒酸,嗓子有點發干,英語還沒有枯竭!
從此,“裸奔”學英語的故事,成了華為趣聞美談之一。
在華為海外各分支機構,英語被規定成為唯一正式語言。
華為印度研究所明確規定,辦公室的任何區域都只能使用英語交流,下班后中方員工也要盡量用英語對話,這一舉措不僅快速提高了員工英語水平,也拉近了外籍員工與本地員工的心理距離。
此后,這一制度被華為全球所有分支機構制度化。
當然,早期第一撥出海的華為人,在語言不通、飲食不習慣、找不到客戶的三大難題下,有些人選擇了回國,甚至離開華為。
但那些留下來的“種子”,卻落地生根,開枝散葉,三五八年后,長成“一片小樹苗”,十年二十年后,又擴張成“一片森林”。
就這樣,一幫無知也無畏的華為小年輕,他們沒吃過西餐,沒喝過咖啡,不會打領帶,甚至很多不會說或說不好英語,但卻像一塊大海綿,從語言到習俗,從飲食著裝,移植到制度、思想、技術、文化……無時無刻不在學習,跟著“老板打勝仗”,讓華為走出國門,走向全球。
今天的華為,語言早已不是問題。
任正非談到華為員工的語言問題時說:他們喝咖啡的時候可能用的是本地語言,但在工作中都會使用英語,包括俄羅斯員工、阿拉伯員工、非洲員工、中國員工……都說英語。所以,我們工作中只有一個標準語言,就是英語。
末了,任正非還不忘坦誠一下:每個人的英語都講得很好,除了我。
“倒下4撥人才能起來一塊市場”,華為海外老員工的一句話,形象地詮釋了華為海外征程中的苦與淚。
任正非說,華為沒有成功,只有成長。
參考資料:
田濤、吳春波合著《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
田濤著《華為訪談錄》《理念·制度·人》《我們為什么要做企業家》《在悖論中前進》;
吳春波著《華為沒有秘密》1/2/3;
黃衛偉著《價值為綱》《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
李英羽著《華為三十年——從中國出發的全球化》;
吳建國 冀勇慶著《華為的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