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曼·麥爾維爾在《白鯨》中寫道:"真正驚人的事物都帶著某種寂靜的預兆降臨。"
2010年,索尼微單相機問世時,那還是單反的盛世,屬于五棱鏡的輝煌仿佛是那么難以動搖。彼時極少有人愿意相信,整個的行業格局會被打破、重建——只有18mm法蘭距的E卡口微單,竟只用短短數年就讓新浪潮淹沒了舊沙灘。
gravestench
色影無忌裝備版副主編
今年,索尼E卡口微單迎來了15周年里程碑。這15年,以及包含更久遠的歲月中,我們見證了α的名號被從柯尼卡美能達繼承至索尼,又從數碼單反擴展至半透鏡單電和E卡口微單。到如今,E卡口系統已經是行業標桿、多維度的領軍者。這段歷程,既是一部相機技術的進化史,也是一場關于“輕量化專業主義”的美學革命。
2010年的NEX-5和NEX-3,一切的起點
2010年,索尼NEX-5和NEX-3橫空出世,正式開啟了E卡口的生命篇章。那時,人們對微單的認識,更多是前沿數碼、潮流單品,與今時今日全然不同。
破局者:E卡口的誕生與顛覆
在單反相機仍主導專業市場的2010年,索尼以NEX系列大膽押注無反光鏡結構,提出“小機身+大傳感器”的顛覆性方案。E卡口的18mm法蘭距設計,既為機身輕薄化留下空間,又全面摒棄機械傳動,為未來技術升級埋下伏筆。盡管發展過程中一度遭遇“卡口口徑不足”的質疑,但索尼逐步用多項創新技術證明了該系統的潛力。
2400萬有效像素的NEX-7,有著專業級的操控設計
2011年末的索尼NEX-7,轟動性地引入約2400萬像素CMOS影像傳感器,大幅度刷新APS-C畫幅數碼相機的分辨率標準,并引入3撥輪的操控設計,在圖像表現和操控性上都超越同期同期同價位單反相機,向中高端市場鄭重宣誓:微單也可以有精湛畫質和專業機身。
技術裂變:從追趕者到定義者
E卡口的真正爆發始于2013年全畫幅微單α7系列的發布。
寫到這里,我的思緒倒回了2012年——在北京太陽宮冠城大廈、索尼的小會議室內發生的事。那是NEX-5R正式發布前的小范圍媒體溝通會。
索尼NEX-5R采用180度翻折屏,是業內較早為用戶提供優秀自拍方案的機型
正事說完之后,我們和時任索尼中國數碼影像事業部的boss聊起今后的產品發展。第一時間,我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那個問題:什么時間推出全畫幅?
只見對方登時一愣,仿佛有點不可置信,隨后問道:什么樣的?
我順手抄起桌子上的NEX-5R工程樣機:這樣的。
初代α7系列僅400余克的凈機身重量,徹底顛覆全畫幅刻板印象
將真正的35mm全畫幅CMOS影像傳感器塞入巴掌大的機身——索尼憑借初代α7、α7R完成了一場令人長久銘記的“商業起義”,徹底擊碎了“微單不專業”的偏見。
不知道我的那次“煽風點火”,對這個歷史級的事件會不會也有些推動作用呢(笑)。
此后,索尼以近乎瘋狂的速度推進技術創新:
- 傳感器革命:背照式、堆棧式CMOS不斷突破高感光度、動態范圍和數據讀取性能的極限,高分辨率的α7R系列甚至畫面質量已經直逼中畫幅;
憑借強大的AI芯片和機器視覺,對象識別范圍愈發豐富
- 對焦范式遷移:從425點相位檢測到AI實時追蹤,E卡口系統將“眼部追焦”變為行業標配,如今更引領著AI時代的創新發展,更多類型的目標識別能力不斷被引入;
α7SⅢ進一步模糊照相機/攝影機界限,上市5年仍是4K拍攝熱門首選
- 視頻跨界:從α7S讓更多人理解log、理解專業視頻,到α7SⅢ的4K/120p與FX電影線的誕生,微單一詞早已不局限為照相機,以至于好萊塢片場并不缺少它們的身影;
α9Ⅲ全域快門帶來的很多新規則,讓相機的用法發生革新
- 突破極速:α9系列的每一代產品都在重寫人們對于照相機的速度表現的認知,最新的α9Ⅲ更史無前例引入全域快門,開辟嶄新賽道;
α7CⅡ同時擁有α6700的纖細身軀和全畫幅的大心臟
此外,α7C系列為輕量級用戶走入影像世界提供了最佳的大門;
α1Ⅱ集高分辨率、高速、高智能、高規格視頻、高集成度于一身
α1系列則詮釋了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全能旗艦。
生態共贏:開放策略的勝利
索尼的精明之處,還在于既保持原廠鏡頭的技術壁壘(如XD線性馬達),又通過開放協議培育第三方鏡頭生態。適馬、騰龍、三陽及國內的多家副廠品牌,以大量中低價位產品為E卡口鏡頭群的極速壯大貢獻了重要力量;此外,作為高端第三方,蔡司這樣的品牌則在對向緯度帶來個性化選擇,甚至于今年全新發布了具有極致表現的OTUS ML系列。
攝影名家謝墨老師使用索尼α7RⅣ搭配蔡司OTUS ML鏡頭進行創作
如今,E卡口鏡頭群已超200款,成為無反時代最龐大的光學系統——這種“硬件開源”思維,正是其用戶黏性的核心關鍵之一。
挑戰與未來:重新定義“可能性”
站在15周年的節點,業界新的技術潮流、手機計算攝影的彎道超車,都在擠壓傳統優勢。索尼的垂直整合能力,將成為下一個15年繼續屹立于市場的關鍵——須繼續夯實CMOS影像傳感器的產業優勢和BIONZ系列處理器等關鍵能力的全棧自研,強化技術護城河。
回望索尼微單15年,無時無刻不傳輸一種理念:專業設備不必囿于龐大體積,創新可以始于減法。正如初代NEX廣告詞所言——“小而見大”(Small in size, big on performance)。索尼用E卡口證明了,顛覆往往來自對行業教條的勇敢舍棄。當攝影進入AI與元宇宙時代,這個卡口的故事,或許才剛剛翻開第二章。
本周五,索尼微單的15周年大趴將在北京舉行。相信有很多朋友會帶著自己的故事,來與大家分享。我猜,這會是一場有關于科技、有關于愛好、有關于影像、有關于記憶,乃至——有關于信仰的相聚。
- end -
編譯 | gravestench
· 色影無忌官方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