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到中方電話,氣急敗壞的特朗普一邊要求組建“涉華關稅應急工作組”,一邊開啟中美“全面斷供”的爭奪,然而19個國家的駐華大使一起在北京出現,中方用三個結果告訴特朗普,他最擔心的事情已經出現了。
19國駐華使節齊聚北京到底是不是巧合?中美全面斷供之后,對誰的影響更大?
全面斷供影響了誰
近年來,明眼人都能看出中美關系的緊張,無論是經濟貿易,還是科技“戰爭”,包括地緣博弈,美國可以說能用的手段都用上了,只是成果不言而喻,這次關稅戰終究還是用上了壓箱底的“絕學”,斷供。
過去,美國常用“斷供”手段,想在重要行業打擊對手,這次美國通過芯片封鎖、核心設備禁售以及限制科研交流,企圖切斷中國科技發展的關鍵命脈,從而遏制中國的進步。
但是,美國低估了中國的堅韌和決心,面對壓力,中國反而將“斷供”看作是推動自主創新的強大動力,積極引導方向,公司大力投入研發,科研人員加班加點攻克技術難題。
國產高端芯片的成功研發、自主工具鏈的建成,標志著中國科技實現了重大突破,中國擺脫對外依賴,轉而依靠自身實力,成功在科技領域探索出一條新路徑。
從當下取得的成就來看,從5G到人工智能,從量子計算到生物醫藥,中國多個領域取得重大進展,逐漸打破了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
能源合作就是個明顯的例子,事實證明,美國的“斷供”手段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為了應對美國可能停止石油供應的風險,中國大力加強與俄羅斯、中東等國家的能源合作。
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安德烈·魯登科
這種做法既確保了中國自身的能源供應穩定,又加深了與這些國家的戰略合作關系,反而推動中國更加獨立自主地發展。
美國在尖端科技產業沒能對中國做出閉環,中國卻在農產品給了美國當頭一棒,過去,中國大量購買美國的農產品,但美國將農產品貿易與政治掛鉤,采取制裁措施,結果反而讓美國自身受損。
如今,中國轉而從巴西等國進口農產品,這樣既保證了自己的糧食供應,也為其他發展中國家創造了新的銷售機會,這種轉變顯示了多極化貿易格局下,各國可以有更多選擇,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更關鍵的是,美國目前已經沒有能拿得出手的牌了,就算歲看重的斷供也沒有讓中國止步不前,反而成了加速內部整合的催化劑,那些曾被寄予希望的出口鏈條正在被自主生產取代,而國際社會的選擇也在逐步傾斜。
與此同時,19國使節在北京聚首,這既是對中國外交方向的認可,也是對世界多極化潮流的響應,許多國家都已明白,單打獨斗和貿易壁壘已不合時宜,共同發展才是未來的正途。
他們選擇與中國攜手,一方面因為看到了中國龐大的市場潛力與發展機會,另一方面也認同中國所倡導的和平發展、互惠互利的原則,這符合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也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
金磚國家通過加強內部合作,共同應對美國的經濟壓力,從而提高了自身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東盟國家的態度也顯示出越來越多的國家傾向于多邊主義,維護全球供應鏈的穩定運行,并且反對單邊制裁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這么多國家駐外使節表達對中國的支持,很明顯代表了大部分國際上的聲音,有他們起著帶頭作用,想必之后會有更多的國家看清形勢,那么,特朗普的焦慮只會更加嚴重。
霸權思維的陷阱
特朗普的焦慮并非憑空而來,而是源于他看到中國實力增強對美國國際地位構成的威脅,他想用強硬的辦法改變這種局面,維護美國的霸主地位,但結果卻和預想的相反,他的策略最終讓他陷入了兩敗俱傷的境地,既沒能有效遏制中國,也損害了美國的自身利益。
雖然他希望團結盟友一起對抗中國,但現實是,很多國家更愿意與中國合作,并不想陷入非輸即贏的競爭局面,并且反而讓更多國家看到了合作共贏的機會,導致美國的國際影響力因此被削弱。
特朗普面臨的難題,很大程度上源于他的“稱霸”想法,他看待國際關系,就像一場你死我活的比賽,覺得只有打倒別人,自己才能贏,然而這種想法已經跟不上時代了,現在世界是大家一起合作,而不是一方獨大。
如果美國不能適應這種新變化,繼續堅持霸權主義那一套,最終可能會跟不上時代發展,被世界拋棄,因此美國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策略,轉變思路,才能更好地適應新的國際環境。
除了外部問題,還有內部問題,特朗普與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的意見不合,以及股票、債券、外匯市場的起伏不定,都表明美國存在著內在的問題和挑戰。
這些問題降低了美國的實力,同時也使得特朗普在制定政策時束手束腳,可選擇的方案受到了限制,這些情況也加劇了他的困境,也影響著他和他所代表的政府的行動能力。
政治決策得不到支持,民心也漸漸旁落,當初振臂高呼“讓美國再次偉大”,現在卻被民眾做出氣球游行嘲諷,內外夾擊之下,特朗普的困境要遠超我們的現象,而這一切,都源自他沒能跳出自己延續多年的“霸權思維”。
結語
中美之間的“斷供”僅僅是全球變化的一個小例子,未來,中國會繼續堅持和平發展、互利共贏的想法,努力與所有國家一起,打造一個休戚與共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至于美國會做出何種選擇,只有時間可以給我們答案,但在此刻,圍繞未來的競爭,顯然已經無法再退回到從前,中美斷供,是一個起點,也是一場無法后退的較量。
信息來源:
中國能源報2025-04-15《“中國需要多少石油,我們就提供多少”》
北晚在線2025-04-19《與機器人共同奔跑!近30國駐華外交官走進經開區》
新浪財經2025-04-17《芯片大廠AMD警告:美國政府對華出口限制將增加8億美元額外費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