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已持續超過半個月,美國現在的狀態就是典型的認慫不認輸,特朗普多次強調自己一直在等中方的電話,如果不是迫不及待組建了“涉華關稅應急工作組”,我們或許還不明白,原來特朗普的真實目的只是想和我們打一場“長平之戰”......
這個“涉華關稅應急工作組”能否推動中美兩國關稅戰走向落幕?特朗普的真實意圖,又能否用中國歷史經典戰例來進行解讀?
熟讀“兵法”的特朗普
世界秩序正在發生巨大變化,過去由一個超級大國主導的局面正在消失,更多國家參與的世界格局正在快速形成,然而美國卻不想承認這個事實,為此不惜發動了這場影響全球的關稅戰,只不過主角始終只是中美兩國而已。
沒有被動接受,而是主動反制,無論是特朗普自己還是美國高層應該都沒有想到中國的反應會如此強烈,因此只能通過不停增加的關稅數字來維持自己“堅持打擂”的決心,但特朗普多次提出等待中方電話,似乎暴露他就是想和我們打一場“長平之戰”。
要充分認識這場較量,我們不妨把目光投向更久遠的過去,戰國時期的長平之戰,直接影響了當時的天下格局,深刻理解這場歷史戰役,或許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分析當下的貿易爭端,這就是典型的以史為鑒。
當時秦趙兩國實力都很強,長平之戰的結果會直接影響到未來誰能統一天下,一開始,秦國的王龁打敗了趙國的廉頗,廉頗就改變策略,選擇防守,想用消耗戰拖垮秦軍,彼時趙王卻急著想要贏,因此一邊向其他國家求援,一邊想要御駕親征。
大臣樓昌不建議這么做,而是相信通過議和能達成目的,于是建議趙王向秦國示好,主動議和,但虞卿堅決反對,認為趙王不應該輕易這么做,應該等待其他國家來幫助趙國,原本其他國家都沒有下定決心,如果趙王示弱,必然不會得到救援。
很遺憾,趙王沒有聽從虞卿的勸告,白白放棄了原本的優勢,草率地選擇和談,這個決定直接影響了東方各國支援趙國的意愿,也讓大家看清了趙國的真正想法,結果就是,趙國在長平之戰中遭遇慘敗,成了后人引以為戒的例子。
當下雖已過去千年,可長平之戰的教訓在今天仍然值得警惕,美國發起貿易摩擦后,多次表示希望談判,就像當年秦國引誘趙國一樣,想通過談判獲得在貿易戰中無法得到的優勢。
好在我們深刻理解歷史教訓,沒有輕易相信美國的“求和”信號,這類似于避免重蹈趙國的覆轍,防止在談判中被誤導和削弱,受制于人,喪失戰略優勢。
雖然美國可能先發起沖突,但中國必須確保自己擁有結束沖突的主動權,決定何時以及如何停戰,只有堅定自己的戰略方向,不被外界干擾,才能在與美國的較量中始終占據有利位置,確保自身安全和利益。
美國霸權的衰落與掙扎
美國不再像過去那樣強大,這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各種原因造成的,尤其在烏克蘭危機、亞太地區以及中東問題上都遇到了麻煩,這三個地方對美國來說非常重要,是它全球戰略部署的關鍵部分,現在都面臨著巨大的考驗。
俄烏沖突爆發后,美國一開始積極援助烏克蘭,然而,隨著戰事陷入僵局,美國的援助能力逐漸減弱,最終不得不與俄羅斯展開和談。
這種情況顯示出美國在全球事務中的影響力有所下降,也暴露出其霸權地位可能面臨挑戰,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的表態,實際上暗示了美國準備放棄調停。
除此之外,在中國實力迅速提升的背景下,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地位正面臨空前的挑戰,中國在臺灣海峽和南海等區域的軍事部署不斷強化,其經濟影響力也日益擴大,導致美國在該區域的戰略主導地位受到削弱。
至于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正在減弱也是不爭的事實,美國在中東推行的許多政策都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讓它在這個地區的支持者們也開始考慮更加自主的外交策略。
美國的行動不再像以前那樣能夠左右中東局勢,其他國家也在尋找新的平衡點,這對美國來說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信號。
種種因素疊加之下,美國發起的關稅戰,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它霸權地位的下滑,甚至可以看作是美國一次風險極高的嘗試,希望通過貿易摩擦來鞏固其霸主地位,避免繼續衰落。
一直以來,美國認為中國依賴美國的看法是錯誤的,現實情況是美國自身對中國的依賴程度更高,并非中國更需要美國,換句話說,美國在經濟等領域更需要中國的支持與合作。
特朗普政府設立“涉華關稅應急工作組”,目的在于安撫因關稅戰受到損失的國內企業和團體,同時對外展示局勢完全可控的姿態。
實際上,特朗普政府是在玩弄文字游戲,企圖掩蓋美國在關稅戰中遇到的困難,并維護其大國地位,畢竟在近半個月的時間里,美國幾乎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進展。
堅守底線,以實力抗衡
美國持續施壓,中國堅持原則,依靠自身實力應對,即使美國釋放出希望緩和關系的信號,中國也不會因此掉以輕心。
這是因為美國一旦恢復元氣,可能采取更嚴厲的報復措施,所以,中國必須保持冷靜和戰略眼光,不被美國的表面現象所迷惑。
面對可能的沖突,中國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果斷回應任何挑戰,絕不遲疑退縮,這種堅決的態度表明中國維護自身利益和主權的決心。
從當下局面來看,中國正在努力和歐盟、東盟等伙伴搞好關系,一起應對關稅戰帶來的問題,這樣可以降低美國的影響力;另外,中國也在全球范圍內增加港口的建設和收購,保障貿易的長期穩定增長。
長和集團出售港口的事情提醒我們,中國必須更加重視并加強對重要基礎設施的掌控力度,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如何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這關系到國家安全和經濟命脈,這不僅僅是經濟問題,更是關乎國家安全的重要戰略部署。
因此中國需要放眼長遠,著眼未來,不拘泥于一時得失,這樣才能更好地應對這場博弈,只有打到美國心服口服,才能贏得真正的勝利,才能獲得足夠的利益。
結語
關稅戰何時結束,主要取決于中國的戰略目標,美國六月份將有高達6.5萬億美元的國債到期,這表明美國經濟正面臨著相當大的壓力,也可能影響關稅戰的走向。
而中國覺不會被美國表面的姿態所迷惑,而是會堅持實現自身的戰略目標,切實維護自身的利益,以此來爭取關稅戰的最終勝利。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長遠的戰略眼光和堅定的決心對一個國家的興衰至關重要,長平之戰的教訓今天依然值得我們深刻反思。
美國想要用這樣的方法對付我們,看來也是對中國歷史有過不俗的研究,可惜的是他永遠也等不到想要的結果了,不是嗎?
信息來源:
北晚在線2025-04-10《銳評|反復無常的霸凌主義者,等不到中國的電話》
觀察者網2025-04-19《真急了!供應鏈危機加劇,特朗普政府被曝將組建涉華關稅應急工作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