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萬的寶駿都賣不動,15萬的寶駿就能賣得好?月銷三位數,是寶駿的宿命。
在社交媒體上,一則關于寶駿享境預售價的討論帖的評論區里,不止一位網友認為,寶駿享境錯生在了寶駿家。
“好車,就是品牌…再降1萬多吧”;
“如果不叫寶駿就值”。
車是好車,但寶駿的品牌力遠不足以支撐寶駿享境13.28—15.58萬元的價格。看起來,似乎不少人都認為,是寶駿耽誤了寶駿享境。事情真的只有這么簡單嗎?行業內真的存在“車好品牌壞”的現象嗎?
事實上,當寶駿的品牌力稀薄的時候,其推出的產品也不大可能是一款險些被埋沒的“好車”。
宣稱首發搭載靈眸智駕進階版,打造出的是“20萬越級智能體驗”,寶駿試圖一方面讓寶駿享境“蹭”到智駕平權的熱點,另一方面又想用智能輔助駕駛抬高產品溢價。兩個相背離的目標,讓寶駿享境宣稱的智駕根本經不起推敲和考驗。
一位網友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試駕經歷,稱整車不僅不能識別柱狀紅綠燈,而且在經過一個左轉路口時:“可能廠家的人過分信賴他們的智駕2.0系統了,直接就懟上公交車的左后側了”。
寶駿享境“圖片與實物嚴重不符”的,遠不止智能化表現這一項。
寶駿,左右腦互搏
2017年開始,寶駿走上了“兩手抓”的發展道路:一手高端化,一手新能源化。毫無疑問,兩條發展道路的交匯點就是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站在當時的角度來看,這一市場毫無疑問是一個非常值得深耕的細分市場,耕好了,利潤、品牌形象會一并提升,寶駿也能進一步與五菱做出切割,強調自身的獨立性。
可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兩手抓”的寶駿沒能向著正確的目標前進,原因是,寶駿壓根沒有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反而不斷切換賽道、左右腦互搏。
最明顯的體現就是產品。
目前,寶駿品牌在售的產品有4款。一款是跟著宏光(參數丨圖片)MINI EV走的微型車寶駿KiWi EV;一款是其后推出的“玩具車”寶駿悅也,身為小型SUV,其觀賞性遠遠高于實用性與功能性;另一款是悅也Plus,仍然強調玩具屬性,但透露出想要進入主流市場的意圖;最后一款則是實打實的主流產品寶駿云海。
如果再加上已經不在售的、主打舒適家用定位的寶駿云朵,我們會發現,這些產品之間不存在任何強相關特質。產品投放不按照常理出牌的寶駿,新品推出了不少,但過于分散的定位導致外界根本無法對寶駿形成一個統一的認知。
恐怕,就連寶駿自己也沒法回答“寶駿是一個怎么樣的品牌”的問題。
什么品類火,寶駿就推出一款“流行”單品,企圖通過“蹭熱點”從市場上攫取銷量。可成為一個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需要技術,也需要品牌力。前者體現為,在核心技術領域有自己的自研成果和差異化的優勢產品體驗;后者體現為,品牌形象與定位足夠清晰,并且能給消費者帶來情緒價值。
從產品投放來看,寶駿根本沒有向著自己的長期目標前進,反而用極為短視的目光茍活著。
這與寶駿和五菱的“照貓畫虎”關系脫不開干系。寶駿沒有獨立自主的決心和毅力,因此一邊想要高端,一邊又不想動腦思考適合自己的正確道路,只想模仿五菱的性價比之路一學再學。
事到如今,當寶駿享境喊出“越級”二字的時候,當寶駿再次試圖沖擊主流市場的時候,手中幾款低價低質的產品根本無法說服消費者點頭。
寶駿想的,和寶駿做的,永遠不是一回事。這不是自相矛盾,而是惰性。
沈陽的擔憂與囑咐,呂俊成一個也沒聽進去
上汽通用五菱原總經理沈陽在卸任前曾清晰且直白地指出過寶駿品牌存在的問題。
“寶駿品牌一直沒有找準用戶群,只成為了五菱品牌的寄生品牌,造成兩個品牌重疊區隔不清。”沈陽已經看清了寶駿在獨立化層面的不足。
盡管在推出之初,寶駿依靠與五菱的關聯一炮而紅并大獲成功,但市場紅利期過去后,步入競爭更加激烈的新能源汽車時代,二者如果繼續維持強綁定或“誰是誰的平替”的關系,那么兩個品牌都無法獲得增量,只能陷入內斗。獨立化、向外看,正是沈陽想要表達的意思。
令人感到惋惜的是,沈陽這一精確且正確的看法,沒有被呂俊成延續并踐行。接棒后,呂俊成帶領寶駿推出的悅也、悅也plus,其產品定位大有“拍腦袋決定”的意味——這不是年輕人需要的“大玩具”,是呂俊成以為的年輕人需要的“大玩具”。其后推出的寶駿云朵,你可以在五菱繽果身上找到定位的相關性;推出的寶駿云海,則可以在五菱星光S身上找到影子,并且星光S和寶駿云海幾乎是前后腳降世。
甚至是如今預售的寶駿享境,盡管級別稍有不同,但其軟定位仍然能夠在五菱星光身上找到影子。
呂俊成帶領的寶駿,還是維持著一如既往的惰性,不肯思考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
問題已經被看到了,那么該怎么解決?沈陽的規劃是,寶駿不盲目擴展B級以上車型,先把A級車做好了再說,“沒品牌,價格就得厚道。”
這和寶駿高端化的長期目標并不矛盾。沈陽清楚知道寶駿的核心不足,在他看來,在談高端化之前,先得用價格彌補品牌力不足進而獲得銷量,有了銷量才能擴大品牌知名度。在入門級市場用好的價格、擲地有聲的產品獲得口碑和銷量后,高端化才能順理成章。
沈陽的觀點談不上多高明,但至少科學、合理且尊重行業規律。換到呂俊成這邊,先是推出兩款小眾且高價的小車,然后是推出10萬元以上的寶駿云海。失敗后,呂俊成仍然不愿意聽從沈陽的教誨,繼續推出售價超過15萬的寶駿享境。
呂俊成帶領的寶駿,沒品牌,價格也不厚道。誰會買?
產品定義、品牌戰略無一項拿得出手,呂俊成既糊涂又固執。
呂俊成上任后,在其帶領下,寶駿更加浮躁、更加急于求成。對于銷量和高端化的渴望超過了對行業規律的尊重,如今的寶駿和呂俊成不是在用事實說話、讓消費者信服寶駿是一個主流品牌,而是復讀機一般強行向消費者灌輸“我是主流”、“我是高端”等話語。
寶駿享境即將面臨的困境,是寶駿正在而且已經面臨的困境。當在品控、技術研發、用戶運營等更重要的維度無所作為,試圖僅靠配置堆砌和營銷包裝以及模仿存活,享境也只是在把消費者騙來之后再親自把消費者推更遠。
品牌建立非一朝一夕,奉勸呂俊成,產品研發中心比產品營銷中心更重要,腳踏實地比喊口號更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