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為全面提升基層治理精細化水平,不斷延伸基層治理廣度和深度,河北街道積極探索創新路徑,推出“一圖兩清單”網格基層治理模式,通過繪制小區大院基礎設施平面圖、構建小區大院住戶基本信息清單、完善常住人口信息清單,推動基層治理向縱深發展,形成“民情在網格掌握、問題在網格解決、服務在網格開展”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腳步丈量,繪制治理“活地圖”
“這里新增了一處微型消防站,得重新標記一下。”4月17日早上九點,河北街道網格員曹燕背著測繪工具包,穿梭在大街小巷中,他手持記錄本,逐一核對沿街商鋪的門牌號,詳細記錄著轄區內道路、建筑、公共設施等地形要素的變化。
“我們通過下沉網格實地丈量、入戶走訪等多種方式,記錄每個網格片區內的基礎設施,并繪制成小區大院基礎設施平面圖,一方面可以收集到街道的基礎數據和存在問題,另一方面也為精細化治理、應急指揮調度、民生設施規劃提供可視化空間數據支撐。”河北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張憲東表示,目前,河北街道共科學劃分28個網格,配備28名網格員,通過他們的努力,街道基層治理實現了從“粗放管理”到“精準施策”的轉變。
網格走訪,構建民生“明細賬”
“我們這老舊小區,充電樁都沒有,平時電動車充電可麻煩了。”近日,河北街道康藏路社區南三路47號大院居民的煩惱,通過網格走訪的“哨聲”傳至街道和社區,街道社區了解相關情況后,立即開展實際踏勘,廣泛征求居民的意見,并將這一問題納入了該大院此次老舊小區改造的計劃事項中。
河北街道康藏路社區南三路47號大院的這次問題處理,正是河北街道“網格走訪”構建基層治理“明細賬”的一個縮影。為及時了解群眾思想動態,第一時間掌握社情民意,河北街道聚焦老舊小區改造、小區房屋、九小場所、居住人口、消防安全情況等領域,對轄區238個小區大院、1583家“九小”場所進行全要素摸底排查,構建多維數據臺賬,為后續精準施策、隱患整改及民生服務提供了堅實數據支撐,也為真正做到“為民辦實事、為民解難題”打下了堅實基礎。
敲門行動,織密信息“數據網”
“阿姨,您好,我是沙溪社區的工作人員,請問您家租戶最近換人了嗎?需要更新一下信息。”下午四點,網格員殷燕撥打了如意景苑小區一戶戶主的電話,面對居民對隱私的疑慮,她耐心解釋:“信息加密存儲,只為更好服務大家。”
近年來,河北街道按照“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的原則,啟動“敲門行動”,對轄區5.53萬常住居民個人信息、家庭信息進行入戶調查,對出租屋、商鋪居民信息一一建檔,并結合上門走訪、電話聯系等多種方式,對沿街商戶、大院院主及租戶開展網格化排查和信息采集工作,確保信息采集及時、準確完整,建立健全常住人口信息臺賬,切實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數據準”。
下一步,河北街道將繼續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立足“小網格”、發揮“大作用”、服務“大民生”,實現隱患排查在網格、志愿服務在網格、社區治理在網格,讓轄區居民幸福生活“滿格”。
▌記者:楊欣雨(部分內容源自雨城區河北街道)
▌編輯:楊欣雨
▌審核:徐召紅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了解更多有關雨城的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