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物界,有些東西是用來吃的,有些則是用來思考宇宙結(jié)構(gòu),天津的大餅夾一切,可能屬于后者。
你很難在其它地方找到如此有野心的早餐,一張死面千層餅,展開來像地圖,卷起來像銀河,透著生猛的吞噬力,只要你敢想,它就敢夾。
天津人稱它為“夾一切”,外地人以為是語言上的夸張,直到去了一趟天津,才明白它是一種對現(xiàn)實的誠實回應(yīng)。
早晨,天津街頭巷尾的大餅攤攤主,看上去都像中餐的領(lǐng)航員,正在向未知的味覺星系發(fā)射詭異的明文密碼:
“雞蛋、果子(油條)、香腸、火腿、辣條、雞排、魚排、豆腐皮、松花蛋、榨菜、臭豆腐......來吧,外星小兒!”
一切不可理喻的邪門組合,構(gòu)成了天津人的基本精神狀態(tài),甚至有人嘗試過在里面夾上一枚包子或一束面條,就當(dāng)是俄羅斯套娃的東方版本。
其它省份的大餅卷菜是一種廚藝的展示,但很顯然,天津的大餅則是一種參透了群眾的盲盒,至今能填進(jìn)去多少菜碼,全看師傅對于面粉張力的理解。
“如此生猛地填塞,上一次還是小時候看到開火車的爸爸,在往爐子里填煤。”
“那餅卷得像鼓樓墻上的磚頭一樣厚重,夾完之后的橫截面仿佛地質(zhì)剖面圖,從表層蛋白質(zhì)到深層碳水,每一口都是考古學(xué),講究極了。”
北京人吃完可能覺得這不是早點,是把滿漢全席卷成了軸,對于廣東朋友來說,“這熱量足夠撐三頓宵夜了。”
而天津人則悠哉地站在攤子前面,還要層層加碼:“再來串鵪鶉蛋。”
這種食物的神奇之處在于它的無邊界屬性。
它不規(guī)定你必須夾什么,也不規(guī)定你不能夾什么,它是一種高度包容的碳水形態(tài),是天津人務(wù)實性格的體現(xiàn):只要能吃飽,形式都不是問題。
和它的嚴(yán)肅兄弟煎餅果子相比,大餅夾一切就像是放棄了儀式感、直奔結(jié)果的海河浪子。煎餅果子有門派、有標(biāo)準(zhǔn)、有不可逾越的底線,你要是敢在煎餅里放辣條和醬牛肉,原教旨主義的煎餅師傅,保不齊會急眼。
而大餅夾一切,放小龍蝦都沒人攔你。
天津人對大餅夾一切愛得深沉,葷素搭配、營養(yǎng)全面,吃完沒有理由再會餓。
人在工作日,沒時間矯情地慢煮人生,于是天津人干脆選擇一切夾好,一路走好。
大餅里卷著的不只是各種食材,還有一個天津上班族早上7點的急迫、8點的迷糊和9點的妥協(xié)。
你甚至可以說,大餅夾一切是天津飲食文化里的“馮驥才風(fēng)格”,它放棄了一切華麗辭藻,但有了批判式的生活氣。
就連用天津話念起來,都帶著一種碳水的松弛感,“尼夾嘛?”
有人說看馮驥才的小說能聞見煤油味,而吃大餅夾一切,就是煤油味加上蒜香臭豆腐,再調(diào)一勺豬頭肉湯底,最后來個虎皮尖椒,算解膩。
而攤主的標(biāo)語,也秉承食材的多元和直球風(fēng)格,相比精致餐飲中的人設(shè)管理,大餅夾一切的存在,似乎是一次對于人設(shè)崩塌的集體慶祝,不需要顏值,不需要濾鏡,只需要一張嘴和一點勇氣。
它甚至可以存在于天津的任何角落,小區(qū)樓下、辦公室外、機(jī)關(guān)大樓對面或另一家火燒夾一切旁邊。
“除了娃娃不能夾,其它都好商量。”
天津的早點攤不是簡單買賣,更像是脫口秀現(xiàn)場加社區(qū)新聞聯(lián)播。
你一邊排隊,一邊就能知道誰家孩子考上了南開,誰家女婿又在外地賠錢折腰,誰早晨五點遛彎遇上了一條會說話的狗。
攤主手里抹醬的速度不耽誤嘴上接梗,一句“來碗豆腐腦吧?”馬上引出對昨晚相聲大賽的復(fù)盤。
相傳大餅夾一切最初不是早餐,而是一種工地限定豪華午餐。
八十年代初,天津一帶工地上工人多、飯少,盒飯又貴又餿,一個瓦匠大哥中午餓得不行,就把早上剩下的油條、昨晚的紅燒肉、還有人送來的半塊豆腐乳全扔進(jìn)了家里帶的大餅里,一口咬下去,當(dāng)場頓悟。
從此之后,工地食堂開始流行這拼圖大餅,誰吃得亂、吃得多、吃得響,誰就是伙食王。
這也成就了天津街頭最著名的手寫招牌之一。
上回去西北角吃羊肉,又聽到種其它說法,說“大餅夾一切”是煎餅果子的叛逃兄弟。一個煎餅果子攤主,因為和配偶吵架,一氣之下決定不攤煎餅了,改用大餅來表達(dá)個性。
但天津人愛看熱鬧,有人看他不夾果子改夾雞腿、榨菜、炒豆芽,還配豆腐腦,就笑話他“在家受夾板氣,在外面大餅夾一切”,沒想到生意竟然火了,還比之前賣煎餅多賺一倍,就看看顧客的命硬不硬。
天津人吃飯時講的是“滋道兒”。比如一碗炸醬面,面要硬點兒,醬得咸點兒,黃瓜絲不能切太細(xì),吃到嘴里得啪啪脆,那才有面道兒。
大餅夾一切的靈魂也在于醬,問一句“今兒這醬誰調(diào)的?”攤主若一邊翻菜一邊說“我二姨調(diào)的”,那就基本穩(wěn)了。
天津人的邏輯是,手藝這玩意兒,得有個傳承譜系,哪怕只是二姨秘傳。
“現(xiàn)在的五塊錢能干嘛?在別處可能連個熱心路人都請不動,但在天津,能換來一個直徑二十公分、厚度堪比字典的大餅夾一切的基礎(chǔ)版。”
如今物價,10塊還能上雞排雞柳加蛋加菜全套,17.9還能四葷三素,它就像一塊食物界的定海神針,依然堅守著好吃不貴。
煎餅果子是精致的早餐代表,大餅夾一切則是粗獷的性價比暴擊,一口下去,血糖回來了,煩惱躺平了,“尤其是月初沒發(fā)工資,月中卡里只剩個位數(shù),月末靠它續(xù)命的時候。”
如果說世界上有什么食物,最接近大爆炸前的宇宙形態(tài),那一定是天津的大餅夾一切,所有可能性都被卷在一起,每一口都是新宇宙的起點。
它是天津人對混亂、包容與創(chuàng)造力的默默總結(jié),是一塊可以下咽的文化地質(zhì)圖,它是開源的,任何你能想象到的食材,只要你告訴老板,那就會提示“敬請期待,正在更新”。
所以吃大餅夾一切,別問它到底夾了啥,也別問它有沒有極限,它唯一的極限,是你手的長度和嘴的勇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