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肺,你們可以叫我小滿。每年一到春天,我就感覺自己像個被丟進烘干機的海綿,干燥、發癢、動不動就想咳嗽。你們人類總說“春困秋乏”,但對我來說,春天才是最提心吊膽的季節——流感病毒在空氣里飄著,柳絮花粉見縫就鉆,連空調房里吹出來的暖風都像砂紙一樣刮著我的支氣管黏膜。不過別擔心,我這幾天偷偷啃了三大筐白蘿卜,喉嚨里總算能順暢地給你們寫這篇保命指南了。
第一口春鮮必須留給梨子
你們總愛在春天吃香椿芽、腌篤鮮,但對我來說,咬一口汁水四溢的雪梨才是正經事。特別是把梨肉挖空塞進川貝母和冰糖,隔水蒸到梨肉半透明的樣子——這時候的梨肉軟糯得能直接滑進肺泡里,川貝的微苦裹著冰糖的清甜,就像給支氣管涂了層潤而不膩的防護膜。上周有個姑娘連續三天給我喂這個,現在連半夜咳醒的次數都少了一半。你們要是懶得開火,直接把梨連皮帶肉榨汁,兌一勺枇杷蜜喝下去,喉嚨里那股火辣辣的刺痛感立馬能壓下去三成。
給空氣加濕要講究策略
我知道你們喜歡在暖氣片旁邊擺加濕器,但那種直撲面門的水霧只會讓我更難受——水汽里裹著灰塵和細菌,吸進來全糊在纖毛上了!教你們個絕招:煮一鍋金銀花薄荷水,敞著蓋放在客廳角落。沸騰的水蒸氣帶著草藥分子慢慢擴散,既不會讓濕度計爆表(記住45%-55%最合適),又能給我的黏膜敷上一層天然抗菌膜。要是家里有過敏體質的,記得往水里扔兩片新鮮橙皮,柑橘類精油能攔住八成亂飛的柳絮。
穴位按摩比吃消炎藥管用
最近發現你們按揉“天突穴”的手法都不對——不是用指尖死命戳鎖骨中間的凹陷處,得用手掌根部順著胸骨從上往下輕推。我有個程序員粉絲每天午休就靠這招,配合深呼吸時吸入的濕潤空氣,硬是把喉嚨里卡了半個月的痰給化開了。再教你們個進階版:先含一顆話梅刺激唾液分泌,趁著滿嘴生津的時候,用拇指按壓手腕內側的“列缺穴”,順時針揉36下。這個組合拳打下來,連帶著鼻黏膜都能跟著水潤起來。
流感季穿衣要學洋蔥
別以為脫了羽絨服就能直接穿單衣!我最怕你們在溫差15℃的春天里耍帥,早上穿衛衣中午換短袖,害得我不得不調動全身熱量來維持37℃的恒溫。學學我家樓下那位養生大爺——貼身穿件莫代爾棉的圓領衫吸汗,中間套件可拆卸內膽的沖鋒衣擋風,最外面備條羊絨圍巾護住大椎穴。重點是要護住后脖頸,這個位置的毛細血管離我最近,稍微受涼就會讓整個呼吸道的免疫力掉鏈子。
晚餐喝湯要加兩片姜
別嫌我嘮叨,春天喝蘿卜湯必須扔兩片帶皮的生姜進去!上個月有個小伙頓頓喝冰可樂,結果姜里的姜辣素和蘿卜的芥子油在我這兒打了個完美配合,愣是把已經爬到氣管口的病毒給壓回去了。更絕的是把生姜切片貼在腳底涌泉穴,保鮮膜裹著穿襪子睡一晚,第二天起床鼻腔里像裝了空氣凈化器。要是嫌味道沖,換成蔥白連須煮水泡腳也行,水溫別超過45℃,泡到鼻尖微微發汗就收工。
我現在正抱著保溫杯喝羅漢果茶給你們碼字呢,杯底還沉著兩顆胖大海。其實防流感沒什么玄乎的,關鍵是要順著我的脾氣來——多吃白色食物潤燥,避開干燥渾濁的空氣,別讓忽冷忽熱的天氣鉆了空子。要是你們發現最近呼吸時有細微的刺痛感,趕緊煮碗百合蓮子羹,放涼到40℃再小口喝下去,我能從肺泡甜到支氣管末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