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刻了解汽車產業變革
出品: 電動星球
作者:思為、毓肥
凈利潤屢創新高,但寧德時代依然沒有放松。
與人們預想的不同,寧德時代超級科技日的重磅產品,不是第二代神行電池,也不是即將量產的鈉離子電池,而是擁有自生成負極技術和雙核架構的驍遙雙核電池。
寧德時代稱這款電池采用其首創的「電電增程」技術,能夠覆蓋全價位、全車型、全場景的用車需求,這里的「雙核」有三個組合形式,即「鈉-鐵」雙核、「鐵-鐵」雙核、「三元鐵/雙三元」雙核。
具象化的數據,是在「鐵-鐵」雙核電池下超 1000km 的純電續航,也是「三元鐵/雙三元」電池超 1500km 的純電續航,更是上述兩款電池峰值 12C 的充電倍率。
作為 2024 年狂攬 507 億人民幣、2025 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大增 33% 至 140 億人民幣的全球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卻似乎并沒有松懈,而是追求更「通殺」的全面領先。
創新是寧德時代繞不開的任務,這款驍遙雙核電池,甚至是后續的多核電池,需要承擔怎樣的歷史任務?
我們一起來看看。
「拼好電」?
「接下來 10 分鐘,可能會顛覆大家的認知?!乖谡浇榻B驍遙雙核電池前,寧德時代國內乘用車業務 CTO 高煥,如此形容。
驍遙雙核電池實際是寧德時代 2020 年提出的 AB 電池技術的「續集」,AB 電池技術實現在單個電池包中布置兩種不同的電芯,可以是三元鋰 + 磷酸鐵鋰,也可以是鋰電池 + 鈉電池。
極其簡化的理解,就是將兩種不同化學成分的電池拼在一起使用。
最先將這一技術落地商用的車企是蔚來,它在 2021 年 9 月發布 75kWh 三元鐵鋰電池,但彼時人們通過 75kWh 電池包與 70kWh 電池包的對比,發現同一款車型,前者僅比后者續航高 30-35km。
盡管初代 AB 電池的續航效果沒有明顯提高,但通過在電池包四角布置三元鋰電池,利用雙體系校準的方式,降低了電池成本,同時保證了低溫性能、衰減頻率。
寧德時代此前認為鈉電池技術的成熟,是 AB 電池技術更好發揮能力優勢的契機。
5 年后的今天,寧德時代沒有將自己限制在鈉電池 + 磷酸鐵鋰的框架內,而是在此之外,還發布了「鐵-鐵」以及「三元鐵/雙三元」架構。
高煥的口中,驍遙雙核電池是一個「六邊形戰士」。
原因在于,驍遙增混電池在不同材料配比之下能夠揚長避短。
它通過對結構的創新,而非化學體系的創新,將鈉離子、磷酸鐵鋰以及三元材料的優缺點進行互補,提升整體性能表現。
驍遙「鈉-鐵」雙核電池,即鈉新電池 + 磷酸鐵鋰自生成負極電池,75kWh 的容量可提供 700km 續航,它攻克的是北方市場。
寧德時代今天發布的鈉新乘用車電池,擁有 175Wh/kg 的能量密度,支持峰值 5C 的充電速率和 500 公里續航,官方稱其零下 40℃ 仍有 90% 的可用電量。
鈉離子電池的短板在于能量密度,而這也成為了人們判斷鈉電池強弱的重要指標。175Wh/kg 能量密度的表現如何,自然要通過對比來體現。
當前業內鐵鋰電池能量密度普遍在 160-190Wh/kg,經過改進的寧德神行電池系統能量密度 205Wh/kg、單體能量密度約 225Wh/kg,即鈉新電池能量密度處于行業中等水平,但與神行電池有一定差距。
與此同時,其自生成負極技術,彌補了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低的遺憾,讓電池的體積能量密度提升 60%,重量能量密度提升 50%,在保證能量密度的同時,減少體積與重量的增長。
而「鐵-鐵」雙核電池,即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磷酸鐵鋰自生成負極電池。
通過主能量區 5%-70% 的作用范圍,可看出電池包中以 7:3 的配比,彌補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在能量密度與成本上的劣勢,實現更長的續航表現與更低的成本。
這帶來的,是在軸距接近 3 米的車型上實超 1000 公里的純電續航,并且新發布的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峰值 12C 的充電倍率,實現充電 5 分鐘續航 520 公里。
「三元鐵/雙三元」雙核電池與「鐵-鐵」雙核電池相近,前者充電倍率峰值 12C,后者在 180kWh 容量下純電續航超 1500 公里。
以往車企在選擇電池時,往往會在車型風格前提下,在電池廠提供的側重充電速度或續航里程的電池之間進行抉擇。
譬如要長續航的,就選高能量密度的能量型電池;要快速充放電、高爆發力的,就選功率型電池。透著「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無奈。
驍遙雙核電池的出現,則為車企提供了更豐富多元,甚至是魚和熊掌兩手抓的可能,可以根據車型與寧德時代進行個性化購買。
不僅如此,寧德時代的野心在「多核」,也就是說,此后可能會出現「三核」甚至是「四核」的混搭電池,但在美好愿景之下,寧德時代還有一些問題需要回答。
量產還是 PPT?
對于新推出的電池產品,人們最關心的,實際是安全性能。
寧德時代自然也清楚這一點。
為了能確保動力輸出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安全性,驍遙雙核電池設計了五大雙核功能區,包括高壓雙核、低壓雙核、結構雙核、熱管理雙核以及熱失控安全防護雙核。
這五大功能區,通過電池類型分為兩個部分,可以類比為飛機的雙發動機,寧德時代表示,當一方發生故障,另一方可實現毫秒級的無感接管,提高安全保障。
從發布會來看,寧德時代為驍遙雙核電池的充電、續航與安全性能,展現出了足夠令人向往的能力。
但縱觀整場發布會,總共提及了 4 項技術/產品,僅僅給出了 2 個時間點,且都與鈉新電池有關。
一個是商用的鈉新 24V 重卡啟駐一體蓄電池,將在今年 6 月量產,另一個則是鈉新乘用車電池,會在今年 12 月量產。
第二代神行電池以及驍遙雙核電池的量產上車,寧德時代尚未給出時間表。
與此同時,關于驍遙雙核電池配套的雙核系統是否會占用更多的整車空間、12C 充電倍率的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如何平衡電池壽命等,都還在迷霧之中。
不少產品仍在愿景之中。
2025 年這四個月,寧德時代有喜有憂。
喜的是一季度大增的凈利潤,與國內 44.34% 的裝車量占比,昭示著它領先地位的穩固;
憂的是其一季度裝車量占比相較 2024 年下降 4.15%,出現波動,并且據媒體 4 月 18 日報道,其港股二次上市計劃因關稅沖突而遭推遲,作為其后續重要增量的出海進程受阻。
不僅如此,人們也意外于,在小米 SU7 Ultra 上早已搭載的第二代麒麟電池,直至今日尚未被寧德時代正式介紹;
而能量密度 500Wh/kg 的凝聚態電池進展也未被更新,更不用說寧德時代執意「先做后說」的固態電池了。
人們對寧德時代有太多的期待,我們何時能看到這些重磅產品的具體時間表?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