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光
于是就有了光
但是光不能照亮每一個角落
比如廈門這個1983年建成的房子
它經(jīng)歷了35年光陰變遷
已經(jīng)相當破舊
隨著整體生活品質的提高
原有內部環(huán)境已經(jīng)越來越不適合居住
于是設計師大膽改造
減少一個臥室
增大一個公共空間
把兩室一廳改為一室兩廳
并利用光影與鏡面
以及完整的天花吊頂?shù)纫曈X延伸手法
進一步增加空間感
將原本狹小的平層住宅
打造得如同別墅般精致
我們絕大部分的感官訊息
都是通過視覺傳達的
而視覺的傳播媒介就是光
光是我們能看見一切的最必要存在
而燈只是一個發(fā)光的載體
是不必要的存在
所以設計師在打造的這個家
人只能看見“光”,卻看不見“燈”
戶型:2室
使用面積:42平米
裝修花費:8.4萬元
房屋位置:福建 廈門
兩個臥室空間都不大
陽臺空間窄小
原有客廳門洞過多
沙發(fā)與電視墻使用雞肋
衛(wèi)生間狹小沒有干濕分離
買下這個家的是一對年輕夫妻
生活中需要的是體驗享受
便與設計師一拍即合
去掉一間次臥
自由改變空間,滿足日常使用
在功能格局上
設計師將原先的客廳改為茶室兼餐廳
次臥改為客廳,保留主臥
原本衛(wèi)生間的區(qū)域做洗浴區(qū)
在主臥增加馬桶與洗手臺
新的衛(wèi)生間完全干濕分離
在緊鄰客廳的陽臺上放置浴缸
曾有人質疑它會成為擺設
但后來發(fā)現(xiàn)
這個浴缸的使用率特別高
改造前的模樣
效果圖
一個靜謐安寧的茶室休憩空間
改造后入戶既是茶室餐廳
一整片天頂燈光
如同神性天光一般普照
均勻柔和,怡然愜意
環(huán)繞著圓形天頂燈膜的棉麻窗簾
讓餐廳空間變成了
一個獨立而靜謐優(yōu)雅的修心之所
這里也是一個組織空間
是各房間的入口
都做成白色拱券門洞
愛琴海風與北歐前衛(wèi)風的結合
既有使用功能
又有雕塑一般的藝術品氣息
極簡空間收納
窗簾的背后有掛衣鉤
既滿足使用功能
又不影響極簡的外觀
從廚房延伸出的清水臺面
使用水泥加清漆
素雅而光滑
地面是復古而清新的白色水磨石
空間里的裝飾物
也要與空間的整體調性相和
透過鏡面
與拱券門結合
映照出大了一倍的感官空間
圓形天燈燈膜的木作施工過程
內部選用T5燈管
密布12支
以防止空間高度不夠
產(chǎn)生燈光陰影
原本的臥室陳設簡陋
幾乎家徒四壁
只能說是能遮風避雨的睡覺空間
改造后的臥室充滿鏡面元素
上方曲面的吊頂
燈光從狹縫中透出
反射在曲面上
形成了溫柔的漸變光暈
柔和溫馨
從臥室的玄關部位
設置一面鏡墻
將通道的感覺擴大一倍
臥室地面抬高
天花板吊頂壓縮了臥室空間高度
讓人覺得更加親近
其實抬高的地面內部
還填充了許多輕質材料用來隔音
臥室的弧線吊燈構造
與抬高地面的構造示意圖
改造前這片墻
是一面普通的衣柜
臥室效果圖
設計師想要打造鏡與光交織
將空間放大
柔和溫馨而不孤寂的空間
與相鄰的客廳相互呼應
臥室整面的墻體上設置書柜
書柜的正中央
鑲嵌著一面落地鏡子
讓人錯以為這里與客廳相通
在房間里看視覺上空間更大
天花板上的鏡子讓躺在床上的人
從不同尋常的角度看到自己
如果用正常睡眠的姿勢躺在枕頭上
是不會從鏡子里看到自己的
正面書柜中央的鏡子也是
睡覺時拉上窗簾,空間就私密了
不過這組鏡子特別受歡迎
因為這間房子是用來做民宿的
來來往往的人很多
但每個人都很喜歡這個誘人的空間
尤其是小情侶
還有很多漂亮的小姐姐
喜歡在床上對著四周的鏡子拍照
臥室的燈有兩個體系
一個是LED燈帶,隱藏在吊頂之上
從幾個設計缺口與窗簾盒子內透出
光線柔和,適合夜晚調節(jié)氣氛
另一個是筒燈,相對來說較亮
兩組燈相互配合
應對不同的使用需求
在臥室一側同樣是鏡面的墻體
中間的鏡子是一扇移門
門關上的時候
是一片完整的鏡墻
但開啟后,就是衛(wèi)生間與浴室
隱藏的鏡墻移門
用藤編框當做床頭柜
可以展示
也可以收納
改造成客廳前的次臥
陳設簡陋
客廳效果圖
將小空間放大并利用到極致
客廳里書柜作為裝飾墻
中間設置了大片的落地鏡子
讓房間的感覺增大一倍
誤認為哪里似乎還連通著一個房間
沒有擺放傳統(tǒng)大沙發(fā)
設計師將人的尺度放低
可以席地而坐
慵懶地在MUJI式懶人沙發(fā)上看電視
客廳的光由三組射燈組成
射燈照射在白墻上
裝點了房間
通往陽臺的兩個拱券門洞
他們之間的墻上掛著鹿角裝飾
作為白色墻體的視線點睛
下方是一組禪意的茶席
平時可以在這里泡泡花茶喝
另外設置一組簾子
拉上以后就可以在陽臺泡澡了
這個區(qū)域的地面
刻意與室內的木地板區(qū)分開
使用與陽臺貫通的仿水磨石地磚
形成室內室外的明顯對比
原本次臥中儲藏柜保留
將其用涂料刷白利用
屬于射燈的空間
正在拍照的小姐姐
改造前的陽臺
一側空空如也
另一側放置雜物與洗衣機
改造后陽臺設為封閉式
原來延伸出的臺面上
做成水泥清漆
光滑而舒適
陽光透過窗外茂密的樹木
斑駁的樹影投射在窗簾與臺面上
鬧市中感受著自然的清新恬靜
在陽臺設置大浴缸
雖然在市中心
卻能感受到自然陽光中不一樣的體驗
原本的衛(wèi)生間極其狹小
只有1.68平米
洗臉池和馬桶都只有一個角落
改造后衛(wèi)生間與浴室
墻壁都是仿水泥瓷磚
鏡子采用自帶LED燈帶的鏡面
開關在衛(wèi)浴正中央
洗臉臺面是定做的
表面采用水泥板上涂刷清漆
有水泥質感卻很光滑
馬桶也有了獨立的空間
讓上廁所更舒適
光從鏡子背后
從天花板的狹縫中溢出
緊鄰著臥室的馬桶區(qū)
成了專屬空間
更有歸屬感
使用起來也更加方便
于是設置黑色古銅淋浴
采用干濕分離保證地面是干的
于是的地面采用仿石材的文化石地磚
可以光腳踩在上面
另外設計一個長條座椅
可以坐在上面淋浴
這個靈感來源于
設計師在日本體驗的洗澡文化
改造前的廚房陰暗油膩
改造后盡量簡化
因為使用廚房的頻率較少
但與餐廳相互貫通
還是選擇了減少油煙的電磁爐
搭配側吸式油煙機
采用拱券門元素作為門洞與窗洞
從餐廳通往的廚房、操作臺面
都是清水混凝土定制設計
即使是老舊的房子
原本狹小的空間也能通過設計
予以放大,住得舒適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
熱愛生活
本文案例及圖片來源:設計師施聰
歡迎大家添加編輯微信,加入到裝修情報的滾叔輔導群,了解更多裝修案例,裝修干貨,以及建材團購信息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