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邊境管控和執法爭議持續發酵,德國、英國、丹麥等多國相繼發布赴美旅行警告,歐盟甚至向官員發放一次性電子設備以防范信息竊取。一系列暴力審訊、無端拘押事件曝光后,"赴美高危"成為國際輿論焦點。
?一、入境亂象:從"自由行"到"驚魂記"?
?暴力執法頻發?
德國公民施密特(持美國綠卡)在入境時遭扒光衣服、強制洗冷水澡等審訊;22歲大學生弗拉德因護照"問題"被扣留24小時,手機相冊被全面搜查5。
英國朋克樂隊因莫西干發型被認定為"幫派分子"集體拒簽。
?針對性歧視與政策風險?
跨性別者因護照性別標識與出生記錄不符被拒絕入境;法國科研人員因手機存有批評特朗普的聊天記錄遭驅逐。
得州通過法案禁止中國公民購地,亞洲游客在芝加哥中國城頻遭持槍搶劫。
二、多國官方警告:盟友集體拉響警報?
?德國?:更新旅行建議,明確"即使持有效簽證也可能被拒入境"。
?歐盟?:要求官員赴美時關閉手機并使用防竊聽設備,直指美方系統性竊密嫌疑。
?英國?:警告公民"違反入境規定可能遭逮捕",并披露一名英國公民被無故拘留數日。
三、旅游業受重創 安全疑慮難消?
美國旅游協會數據顯示,2025年赴美訂單同比暴跌78%。盡管美方推出"安全中國客"計劃,但游客轉向北歐等替代目的地,直言"寧可多花1萬,也不愿提心吊膽"。
當"自由燈塔"的光暈被執法陰影籠罩,多國警示的背后,是對美國人權標準與法治透明度的深刻質疑。文旅部等機構建議公民審慎評估風險,非必要不赴美。
(綜合自各國官方聲明及受害者案例)
#美國簽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