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悟有個做外貿(mào)的朋友冉女士,最近給講了講故事。
4月9號上午10點56分,冉女士突然收到了一條來自美國客戶的消息,對面告訴她可以把智能鼠標拆分開報關,硬件算零件,剩下的隨便算什么服務:
服務部分不收稅。
就這樣,一個智能鼠標按零件算,價值只有售價一兩成。冉女士感覺豁然開朗,立刻試著向美國發(fā)了一批貨物,結果過關時稅費節(jié)省了90%。
征關之治開始前的4月8日,懂王說每天能收到20億美元關稅。但結果對等關稅第一天的4月9日,美國海關就出現(xiàn)了系統(tǒng)故障,直到10個小時后關稅才被正確計算。
4月5日至14日,按照美國海關的數(shù)據(jù),關稅一共收了5億美元。
很多人說懂王失敗了。也不單是乃悟的朋友,這段時間很多外貿(mào)商家都試著另辟蹊徑,甚至還搞了視頻教程。什么把家具拆分成木材+加工費,把充電寶拆分成外殼+電芯再加安全認證費,連越南的咖啡豆都可以拆分成生豆+烘焙服務費。
對于這些教程,冉女士覺得可能有夸張成分。她的鼠標因為附加值高,走的是空運,而大部分商家走的是海運,他們溝通客戶、貨代,然后再報關,怎么可能這么短時間內(nèi)見到結果。
乃悟又分別問了義烏、溫州和廣東的外貿(mào)商家們,大家都說自己從來沒有這樣報關。你們說我就信,畢竟我泱泱大國,以誠信為本。
外貿(mào)商家們現(xiàn)在主要分成三種。第一種出口的是有高附加值的產(chǎn)品,競對少,美國客戶愿意全部承擔暴漲的關稅。
第二種極致性價比產(chǎn)品。有溫州賣小廚電和個人護理產(chǎn)品的商家告訴乃悟,就算加上關稅,他們的商品依舊比其他國家生產(chǎn)的便宜。美國客戶直接提升了終端零售價格,10美金出廠價的產(chǎn)品,以前15美金,現(xiàn)在直接30美金。苦一苦美國百姓,罵名懂王來擔。
第三種是既沒有高附加值,也沒有極致性價比的產(chǎn)品。美國客戶好點的讓你擔一半,不好的要求你全部承擔。商家不愿意,那就暫停。已經(jīng)生產(chǎn)出來的堆放在倉庫里,還沒有生產(chǎn)的暫停生產(chǎn)。就這么一天天放著,每天的倉儲費用就讓很多商家們叫苦不迭。
為了應對懂王的征關之治,商家們現(xiàn)在都在開拓新的市場。乃悟的朋友前段時間去了一趟義烏,她告訴乃悟,那里現(xiàn)在擠滿了中亞人,幾乎都是一帶一路國家的商人。
事實上,大多數(shù)商家們現(xiàn)在做的最主要的事情還是一個字:
等。
不光是我們在等,對岸也在等。大家在等啥呢?
就比如說這個每天20億美元的關稅夢想是怎么來的。按照懂王高級貿(mào)易顧問納瓦羅的說法,每年多征6000億關稅,平均到每天是16.5億美元。但美國經(jīng)濟學家算了算,發(fā)現(xiàn)這個數(shù)字就是按美國去年進口額3.3萬億乘以20%來的。
那我們來做一道應用題,美國有大約70個港口,按照他們公布的2023年數(shù)據(jù),美國一年進口了2800萬個集裝箱,平均每天7.7萬個。海關對集裝箱的抽檢比例是3%-5%,用X光機檢查一個集裝箱要20分鐘,開箱檢查1小時起,那么美國海關需要多少人才能完成這個檢查量?
這還不是全部,2023年通過美國海關的小額包裹有10億個,本來這些小額包裹是免稅的,4月2日懂王說了一律不免稅。如果也按照集裝箱比例檢查,又需要多少人?
去年美國海關雇員數(shù)量是6.8萬人,其中實際在美國328個美國入境口岸和14個海外預先清關點進行關稅征收的員工僅為2500余名。他們每天平均需要工作幾小時才能完成這些工作量?
一個個都說乃悟的數(shù)學是體育老師教的,你們倒是算算看啊。
關注星球視頻號,熟知寰宇人間事
加乃悟微信:yangnw0705 備注公司-職業(yè)
給我一個在看,我能撬動整個星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