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項目建設年”的決策部署,全面展示我縣在項目建設方面的工作成果和發展態勢,營造全縣上下聚焦項目、大干快上的濃厚氛圍,縣委宣傳部聯合縣融媒體中心推出《 “聚力建支點 勇奪開門紅·項目建設年”全媒體訪談》欄目。今天專訪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馮國彪。
- 馮國彪 -
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
問
全縣“新春第一會”,吹響了“大干項目、大抓發展”的沖鋒號,農業農村部門在建成支點,推進項目建設年的目標定位是什么?
答:2025年,我們將緊緊圍繞“依托都市圈、輻射大別山”戰略方向,在堅守兩條底線的基礎上,扎實推動城鄉融合發展,錨定打造新時代魚米之鄉目標,在全省建成國家優質農產品生產區、農業產業化發展示范區、農業科技創新引領區、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樣板區中展現團風作為。建成一批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以農產品加工業為主攻方向,推進我縣農產品加工向一產和三產延伸,推動全鏈協同發展,形成我縣農業根植型產業,全力打造立足團風面向大別山的初級農產品加工轉化基地、立足武漢都市圈面向全國的優質食品供應基地。
問
縣農業農村局如何以項目建設年為抓手,打造農產品加工這一根植性主導產業,讓團風好物產融圈出城?
答:一是實施產業倍增行動,推動建設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立足我縣年產11萬噸優質稻、6萬噸淡水魚、年出欄450萬羽蛋雞、年出欄15萬頭生豬產能,加快我縣優質稻米加工、優質魚產業發展試點項目、浪閣鮮等項目建設,促進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依托我縣城北工業園,加快規范化、標準化、專業化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區建設,推進以食品加工為主的農產品加工產業集中,打造我縣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
二是實施招大引強行動,推動一批優質農業項目落戶。圍繞我縣食品加工主攻方向,積極利用我縣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大力引進一批優質農產品加工企業落戶我縣,打造優質農產品加工基地。全年力爭實施過億元農業項目10個,總投資40億元以上。重點爭取團風和美鄉村建設項目以及漁業綠色循環發展試點項目、高標準農田項目、設施農業設備更新改造項目。加快金帆食品調味料深加工二期項目、現代種子生產精深加工基地建設項目、綠成中央廚房遷建項目、華揚秸稈飼糧化項目等意向性招商引資項目簽約落地。
三是實施龍頭企業幫帶行動,推動優質農產品出山出城。依托東坡、馥雅2家國家級龍頭企業,著力打造農產品加工專業園區,加快推進伯森大健康、中之星、浪閣鮮等重點項目投產,已開工建設整合涉農資金800萬元,配套制定專項種養獎補政策,支持本地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拓展建設一產生產基地,推行“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訂單式、定制化生產。緊扣市場需求,完善供應體系,與中百倉儲、黃商簽訂“東坡香米”3萬畝訂單銷售協議。發展生產“方高坪馬蹄”“謝河辣椒”等地標農產品5000畝,利用寄遞物流優勢暢通銷售渠道,提高畝均收益。充分發揮政策引導、項目支撐、要素集聚、市場帶動作用,做多做強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引進能人、強化合作、拓展服務等方式,進一步激發內生動力、促進農民增收。
四是實施農業科技賦能行動,推動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加強與華中農業大學、湖北中醫藥大學、省市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建設試驗示范基地。依托黃岡農產品創新實驗室,推進五谷磨房對大別山區茯苓、黃精、薏仁、芡實等藥食同源類農產品進行研發;依托綠菇食品開展香菇醬、香菇休閑食品系列產品研發;依托中之星、豐眾、浪閣鮮、百家放心等企業開展預制菜產品研發;依托亞米食品、思牧食品、永信食品、金隸楓、弘祥食品等企業開展烘焙面點、堅果炒貨研發;推動新華揚秸稈替代蛋白工程研發。
問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在建設大別山農產品加工基地,推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上,有哪些具體舉措?
答:一是做強一產。全方位夯實糧食生產根基,堅持穩面積、提單產兩手發力,持續推進畜牧業、漁業高質量發展,果菜茶均衡供應。推進我縣4.32萬畝湖北省優質農產品(水稻)生產基地,6萬畝特色水產品養殖基地,431家規模以上畜禽養殖場提質,加快農業綠色發展,全面提升糧油和重要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實現農產品品質更優、農業保供韌性更強。實施訂單生產,持續為馥雅食品、金帆食品、百家放心、豐眾食品等企業提供優質原料,同時創新獎補方式,變種植端兌現獎補為收購端兌現獎補。
二是做優二產。我縣現有農業產業化企業62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2家、省級龍頭企業7家、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26家,另有“兩品一標”農產品71個,市級標準化農產品供應示范基地13個。馥雅食品線上銷量穩居天貓天然粉類目第一;永信食品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袋裝花生品牌之一;金帆食品生產的芝麻醬系列是武漢三鎮熱干面市場首選配料,芝麻油銷量國內第三;百家放心食品生產的各類預制菜遠銷江西、武漢、上海等地。2025年,我們將持續推進以馥雅食品、永信食品、亞米食品為代表的休閑食品加工產業,以東坡糧油、君健米業、明豐米業為代表的糧油加工產業,以新希望、心良源、開源飼料為代表的飼料加工產業,吸引更多大別山優質農產品在團風精深加工、銷售流通,延伸產業鏈條。
三是做活三產。持續發揮我縣農業社會化服務優勢,提高農機作業、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等服務水平。不斷培育發展新業態,發展休閑農業、觀光農業,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農村電商,依托高素質農民培訓項目,培育一批農村電商主播。加快農村寄遞物流網點建設,推進農產品上行。發展數字農業,運用大數據、物聯網提升農業生產經營效益。
我們將干字當頭、實字為要,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進取的狀態,扛牢建成支點的“三農”使命,在加快建設農業強縣、打造新時代“魚米之鄉”的新征程上體現農業人作為,貢獻農業力量。
原創投稿郵箱:2572671722@qq.com
來源:縣融媒體中心
團風宣傳 (tuanfengxuanchuan)
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龐欽
審核:宋淇
監制:熊陽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