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4月24日,英國將舉辦一場能源峰會,確認出席的有60多國,美國總統直言,將會派出“重量級”人物參會。
讓人意外的是,英媒確認:因日程沖突,中方確認無法參會,60多國期待落空,不少英國政客直言:都怪美國!
為何咱們不去,其他國家會期待落空,難道因為美國在我們都不去了?
中國缺席能源峰會
4月24日至25日,將由英國為東道主,在倫敦舉辦一場能源峰會,這場峰會據說是規模非常大,邀請了超過75個國家參加亮相。
主要的會議主題包括氣候轉型、能源安全、地緣政治風險等,這些話題聽起來既嚴肅又重要,直接關系到全球能源的未來。
原以為,按照規模來看,誰都想在這個關鍵時刻來亮個相,展示一下自己的能源政策和決心,但是最終據報道,將要出席的國家只有60多個左右。
包括我國,也在受邀之列,現在咱們的國際地位以及話語權越來越高,一舉一動都讓外界紛紛猜測,有啥動靜,而近期,中美貿易戰可謂是針鋒相對。
對于其他國家而言,我們干了他們一直想干但是不敢干的事兒,但這一次,我們還是成為了輿論的焦點,因為受到邀請的我們,并不會參加這場峰會!
信息源:英媒稱中國將缺席英國能源峰會,“美國想夾帶私貨” 觀察者網 2025-04-17
對于英國政府來說,這一個峰會,是一個“絕佳機會”,可以展現自己“領導力”,好完美亮個相。
以及為了籌備這次峰會,英國方面可是下足了功夫,包括前面也提了,給了很多個國家邀請函,雖然最終確認參加的只有60多個。
但這一數字已經足以顯示出英國政府的雄心壯志,畢竟,氣候問題是當今全球最大的挑戰之一,英國能作為東道主承辦這樣一個重要會議,何嘗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政治和外交勝利。
那么這一次咱們的缺席,對于英國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一直以來,咱們在全球能源格局的地位中,早已是舉足輕重。
一直以來,我們是這種峰會的“常客”,更是焦點中的焦點,無論是能源轉型、氣候變化,還是能源安全,咱們在這些領域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加上中國在全球經濟中舉世矚目的地位,很多國家一邊口口聲聲說要對中國“施加壓力”,一邊卻又悄悄地想借著中國的“東風”搭順風車,撈點好處。
每次國際活動,中國的名字幾乎都成了熱搜的常客,不過這次,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因為我們稱日程存在沖突,無法參會!
而同樣不會去的,應該還有俄羅斯,俄羅斯作為全球能源的重要出口國,按理說這種會上,應該也是一個“重要角色”吧。
但是俄與西方之間的關系,特別的微妙,自從俄烏戰爭爆發之后,俄羅斯不叫烏克蘭加入北約,而西方國家則是支持烏克蘭。
所以西方國家跟俄之間的“對立”關系越發明顯,這次峰會俄羅斯也并沒有收到邀請,不過按照普京的態度來看,甚至假如真的有邀請函,按照目前的形勢,俄羅斯大概率也不會前去。
說起這個事情,不得不提一下俄羅斯和國際能源署的關系,眾所周知,國際能源署是個全球性的能源組織,負責協調各國的能源政策,尤其是在危機時刻,負責調度全球能源供應。
但俄羅斯和國際能源署的關系并不怎么友好,甚至可以說是水火不容,隨著俄烏沖突的爆發,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發動了多輪嚴厲的制裁。
而國際能源署也沒少批評俄羅斯在能源領域的種種舉動,尤其是將能源作為一種政治武器,也讓兩者之間的“裂縫”越來越大。
雖然俄羅斯在能源領域的地位不可小覷,但顯然,西方國家對在這一領域的“特殊待遇”早已不抱多少期待。
比起中俄,美國的“重量級嘉賓”高調宣揚,特朗普稱這一次美國要派“重要級人物”上場,不過這一次的意圖,也絕對不簡單。
以及不少人猜測,這一次中國雖然說是日程沖突,但是這次缺席恐怕背后,少不了美國的一種因素。
美國 “夾帶私貨”
為啥這么說,是因為這一次峰會,美國的出席嘉賓,讓大家不得不這么想,這場會議的核心是在討論氣候變化的轉型以及清潔能源,但是美國讓一個“反氣候”的官員去參加,總統提前高調宣布“重量級嘉賓”,背后沒一點深水,誰信啊。
回顧一下,美國在能源領域的“奇葩”行為,真是讓人難以理解,特朗普上臺后,第一個大動作就是宣布美國要退出《巴黎協定》。
今年一月,又簽了一紙行政命令,徹底讓美國告別了氣候協議,更離譜的是,他還一直在扶持化石能源產業,好像就是要昭告:要把世界拖回到那個石油煤炭才是王道的時代。
而這次峰會,派出這么一位“反氣候”官員到場,美國的小心思其實打得非常清楚,首先,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國之一。
它自然希望借此機會,強推自家油氣產品,鼓動其他國家從美國進口更多的能源,畢竟美國的經濟也得靠這塊肥肉來壯大,賣石油可比賣清潔能源賺錢得多。
另外就是全球能源轉型的速度越來越快,傳統能源的市場空間也在逐漸壓縮,為了拖慢這個轉型進程,保持化石能源的盈利,美國也希望通過這些小動作,拖住全球的步伐,給自家的老牌能源公司爭取一點喘息的時間。
但最讓美國“覬覦”的,恐怕是咱們在清潔能源的快速發展了吧,光伏電板,風能甚至是儲能技術,我們都在快速突破,在國際上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技術,甚至是不少國家,都想要通過與咱們合作。
那美國這一招,也絕對是無利不起早,就像前面說的,特朗普上來都退群之類的行為,現在這么積極的宣布,絕對是背后有啥好處,不然美國才不“沾邊”。
英國的“平衡術”
或許美國只是其中一個方面,最大的一面,還在于英國吧,近年來,英國的一系列行為讓人失望不已。
雖然工黨上臺后,中英關系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雙方在一些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也有所增加,但英國的一些舉動仍然讓人難以釋懷。
前不久,英國政府強行將我們中企收歸“國有化”,顯然是違背了商業精神,將其政治化,這也或許是我們對此不滿的一種原因。
信息源:英國將從中企手中接管英鋼,中方發聲了 環球時報 2025-04-15
另外就是這場會議,也沒有什么太大的實質性用處,只不過是走一種“形勢”罷了,咱們是真正的做到了節能減排,那么西方國家呢,只不過是“花樣子”,還要求多。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一直以來,是積極響應參與全球氣候管理,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做出了不少的貢獻。
但是一些西方國家,卻是把“雙標”發揮到了極致,一邊要求一些發展中國家減少碳排放,但是自己卻不僅沒有做個好榜樣,還是大量的消費化石能源,導致碳排放居高不下。
這是典型的“只準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做法,也充分暴露了他們這種自私和虛偽樣子。
結語
說實在話,一個能源消費大國和能源大國不去,這場也就是名為氣候安全,實際上不過是國與國之間的博弈罷了,美國這次派出的官員,背后絕對不簡單,如今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越來越嚴峻,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可以真正推動合作的機會,而不是背后被政治化所操弄的工具!
信息源:媒體:英國不會為與美國恢復貿易犧牲與中國的經濟往來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