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羊城晚報》報道,近日,南京一小區(qū)內,一名正在散步的老人被正在玩耍打鬧的男童撞倒。老人家屬稱,老人送醫(yī)檢查后顯示骨折,要做手術。該家屬稱,肇事男孩的家長“置之不理甚至推卸責任”,這樣的態(tài)度讓其憤怒。
事發(fā)視頻顯示,在一個小區(qū)內的道路上,兩名兒童正在打鬧,一名老人則在散步。隨后,其中一名兒童在奔跑時撞到老人,老人倒地。該條視頻內,暫未見兩名兒童的監(jiān)護人。
▲事發(fā)視頻截圖 圖據(jù)《羊城晚報》
4月19日晚,老人家屬在社交平臺發(fā)聲,稱老人現(xiàn)在是骨折的狀態(tài),在病房住院,等待手術;自己會走法律程序。紅星新聞記者向其詢問事情最新進展,截至發(fā)稿尚未收到答復。
律師解析:
若兩兒童均有過錯,要按比例分擔責任
孩子打鬧撞倒老人,應由誰承擔責任?除直接撞倒老人的兒童外,參與打鬧的另一名兒童或其監(jiān)護人是否有責任?記者就此咨詢了律師。
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趙良善認為,撞倒老人的孩子是直接侵權人,根據(jù)《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條規(guī)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jiān)護人承擔侵權責任。“因而,撞倒老人的孩子及其監(jiān)護人承擔直接侵權責任,需賠償醫(yī)療費、護理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交通費、傷殘補助金(如構成傷殘)等合理費用。”
“本事件特殊之處在于,是因倆孩子打鬧造成老人被撞倒的。”趙良善分析,需根據(jù)兩個孩子的過錯程度判斷責任大小。若兩個孩子均有過錯(如追逐打鬧),則要按比例分擔責任。若能明確各行為與損害結果的因果關系,可按原因力比例確定責任份額。如若老人存在健康問題、未及時避讓等過錯行為,可相應減輕孩子及其監(jiān)護人的賠償責任。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認為,撞倒老人的孩子的監(jiān)護人需要承擔替代責任,“在小區(qū)這種公共場所,監(jiān)護人有義務監(jiān)管孩子行為、避免其對他人造成傷害的義務。監(jiān)護人如沒有盡到監(jiān)護義務,孩子家長應當為撞倒老人的行為承擔責任。”
此外,付建認為,兩個孩子打鬧時并沒有推倒老人的故意,未撞倒老人的孩子或其監(jiān)護人不需要承擔責任。
此前案例:
兒童追逐打鬧撞倒老人致傷,法院這么判
記者檢索發(fā)現(xiàn),2022年,甘肅武威市涼州區(qū)人民法院官方微信號曾發(fā)布一則案例,72歲的老人郝奶奶在人行道行走時,被放學回家路上奔跑玩耍的11歲的小文、小興撞到受傷。經鑒定,郝奶奶所受傷殘等級為10級,后續(xù)治療費評定為11536元,護理評定為50日。經法官釋明法律后,雙方達成調解協(xié)議,由小文父母賠償郝奶奶損失3.1萬元,小興父母賠償郝奶奶損失1.1萬元。
文章提及,根據(jù)實際案情,小文與小興在追逐打鬧中,小文碰撞到郝奶奶,是造成郝奶奶倒地受傷的直接原因。小興面對小文嬉戲,對小文身后的情況有所觀察,但在郝奶奶靠近小文時仍與其玩耍、嬉戲,是造成郝奶奶受傷的次要原因。為此,法院酌定小文承擔60%的責任,小興承擔20%的責任。因小文與小興均系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監(jiān)護人承擔侵權責任。
另據(jù)中國法院網2021年報道,兩名11歲孩童在街上追逐打鬧,其中一孩童將正在街道散步的84歲老人尹奶奶撞倒,老人住院治療共支出醫(yī)療費6萬余元。法院審理認為,老人在道路上正常行走,不存在過錯事由,不應對此承擔責任;兩孩童相互追逐打鬧這一行為系造成老人人身損害的直接原因,故兩孩童應當對尹奶奶的損害后果承擔連帶責任。
由于兩名孩童均系未成年人即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父母作為監(jiān)護人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據(jù)此,法院判決兩孩童的父母賠償尹奶奶各項損失共計10萬余元。
來源:紅星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