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是世界500強企業,主要是負責我國電力運輸以及維護等,業務覆蓋到全國26個省市,總體員工數量已經突破100萬。
由于電力資源擁有天然的壟斷性,所以國家電網在電力市場擁有絕對的自主權和決定權,這樣使得電網工作的員工工作會非常穩定。
更為重要的是,國家電網正式職員的福利待遇方面非常好,而且基本沒有失業風險,甚至比事業單位和公務員還要好。因此,每年都有大量學生愿意報考國家電網。
國家電網針對2025年高校畢業生進行的招聘工作已經結束,預計錄取的2025屆高校畢業生超過2萬人。
從2024年10月到2025年4月,國家電網分為三批進行招聘。通常來說第一批又稱為提前批,主要是國家電網總部及直屬單位招聘,都是以校招為主。
主要以985/211和電力部直屬高校的應屆本科,碩士及博士(以碩博為主),專業范圍廣,包括電氣、計算機、電子信息、能動乃至土木、儀器、金融、財會、法學等。
第二批和第三批則是面向全體高校開放,統一都需要進行筆試和面試,被招聘的畢業生很有可能都會分配到縣級供電局。這兩個批次對電力類高校已經沒有照顧。
因此,我們今天主要來看國家電網在提前批,也就是第一批錄用畢業生情況。這樣才能看到國家電網對哪些高校比較認可。
國家電網最認可的30所大學
首先必須要清楚,國家電網同樣分為總部招聘和各地方招聘。從最近兩年的錄用人數來看,總部錄用人數較多的高校,電氣工程學科在學科評估中都是拿到A+級別。
國家電網總部最認可的五所高校:分別是清華大學(20人)、西安交通大學(12人)、華中科技大學(7人)、華北電力大學(7人)浙江大學(6人)。
這五所高校在電力系統里面擁有極高的認可度,畢業生主要是到國家電網的總部以及研究院工作,還有少部分是到省級或地級市分公司。
因此,雖然這里面的清華、西安交大、華科以及浙大等被國家電網錄用的人數并不是排名前列,但是其質量卻是最高的,比如工作單位還有薪資待遇等。
如果學生將來想要報考電力類專業,將來想要進入到國家電網工作,最好就是報考這四所985高校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并且選擇本碩連讀,將來畢業后能直接免筆試。
如果單純從國家電網一批錄用人數方面進行統計,從總部到各縣級單位,也有大量普通高校以及國家原電力部直屬高校脫穎而出。
首先是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和華北電力大學(保定),共計有1375名畢業生被國家電網錄取,以斷崖式的優勢領先。
畢竟華北電力大學是國家電網和教育部等共建高校,學校是電力領域唯一的211高校,其專業設置覆蓋到電網的各個細分領域。除了電氣工程類專業外,還有諸多專業都能到電網工作。
比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動化、人工智能、能源與電力工程、儲能科學與工程、會計學等,雖然進國網的比例沒有電氣類專業那么高,但還是有較多機會。
西安交通大學有604人被錄用位居第二。西安交大是傳統的電氣類強校,而且優勢都集中在強電領域,這一點是跟國家電網的需求相吻合。
三峽大學總錄用人數達到603人,位居第三名。三峽大學當年由湖北三峽學院和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合并而來,當年和電力部也是有很深的淵源。
加上三峽大學和國家三峽水利樞紐有深度合作,學校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智能電網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等專業,每年進入到國家電網和中國三峽集團的比例都很高。
東北電力大學錄用人數為553人,排名第四。上海電力大學錄用人數為512人,排名第五。這兩所都是當年電力部直屬的特色高校,分別在東北和華北地區有強大的影響力。
總體評價
國家電網合作共建高校,也就是以前電力部直屬高校的畢業生,通過校招確實有更多機會到國家電網工作。比如南京工程學院和沈陽工程學院都是典型例子。
這里面還有一所黑馬高校值得關注,即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該校以前名為阜新礦業學院,1978年被評為國家重點大學,如今有220名畢業生到國家電網工作。
相比于電力部直屬大學的高分數線,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性價比顯然更高。學校在煤炭發電方面有較強的實力,電力工程學科也是屬于一流。
整體來說,國家電網最青睞的依然是985高校和211高校,還有部分原電力部直屬高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