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21日晚,U16國少在蒙太古杯季軍賽中0-2不敵U16墨西哥,沖季軍之路戛然而止。
不過,本屆賽事小將們表現堪稱驚艷:小組賽0-0逼平法國,1-0力克喀麥隆,2-1逆轉旺代U17,2勝1平1負創國少參加蒙太古杯以來的最佳戰績。
但季軍賽面對墨西哥U16,國少在攻防兩端暴露短板,31分鐘先丟一球后,下半場又送點禮;終場前墨西哥球員惡意推人引發雙方沖突,對手染紅離場也難改敗局。
U16國少吃下敗仗,主要還是熱血有余,細功不足。
"遇強則強,遇中則慌",這場敗仗讓我們看到了國少的尷尬。鄺兆鐳的突破、張伯霖的搶點讓人看到靈氣,但全隊4場丟3球的防守漏洞、傳球成功率不算高,暴露小將們在快節奏對抗下的技術變形。當墨西哥用身體對抗切斷傳球路線,國少的中場組織瞬間癱瘓——路鈞博的直塞變成盲目大腳,萬項的定位球戰術毫無威脅,這哪是創造歷史的球隊該有的中場配置?
失利也有外部因素,包括裁判尺度以及對手小動作。
墨西哥球員的"武術動作"也得當心,當國少74分鐘連丟兩球后,對手明顯帶著情緒踢球;墨西哥4號迪倫-馬丁內斯報復動作、惡意推搡,既是心理戰的延續,也是對裁判尺度的試探。更諷刺的是,主裁直到沖突爆發才掏出黃牌,這種"息事寧人"的判罰,何嘗不是縱容對手粗野犯規的幫兇?
要夸,就夸小將們拼出血性的韌勁,逼平法國、逆轉旺代的經典戰,證明這批16歲球員配得上"黃金一代"的期待。真喜歡09這批小球員的拼勁,李均鵬絕對是后防線的定海神針,謝晉看著敦實但速度真不含糊。其實有幾個好機會,可惜被墨西哥門將撲了兩球。這場萬項、小鄺、小汪狀態確實一般,但就這場來看兩隊實力半斤八兩,再踢一場誰贏都正常。繼續保持這股勁,這批09后的小球員真有戲。
但要罵,得罵在點上——為什么定位球防守都漏人?為什么反擊時總多帶那一步?這些技術細節上的糙漢子毛病,到了亞青賽正賽會被日本、韓國打成篩子。
沖突不是遮羞布,反而是讓我們變得更加清醒才對。當墨西哥球員推人染紅時,國少替補席的憤怒值得理解,但更值得反思——為什么我們總要用血性彌補技術短板?為什么每次進步都要伴隨陣痛?這批小將的蒙太古之旅,不該只是"創造歷史"的注腳,而應是技術扶貧的起點。
幾年后的世青賽,我們等得起,但中國足球的糾錯時間,真的不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