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曹英■尹琳岑
知識產權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催化劑、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近年來,山西省委、省政府圍繞“知識產權強省建設”“不斷強化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更好賦能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等重大部署要求,扎實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
4月21日,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組織召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助力高質量轉型發展”主題新聞發布會,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分別介紹了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有關情況。
“截至2024年底,全省有效發明專利達3.32萬件,同比增長14.6%;有效注冊商標達42.76萬件,同比增長12.2%;高價值發明專利有效量1.04萬件,同比增長17.1%,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3件;到去年底累計注冊地理標志商標116件,地理標志產品28個。”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武小勤介紹道。
2024年,山西實施省級專利轉化項目149個,全省專利轉讓3213件,專利受讓4443件,同比增長分別為18.9%和31.2%。知識產權質押融資22.89億元,同比增長77.6%。“開展黃花產業信息服務,賦能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做法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局“十佳案例”。
武小勤表示,下一步,山西將開展專利轉化“對接”、知識產權促進中小企業“成長”、重點產業鏈知識產權“強鏈”、專利密集型產品“認定”、知識產權入園“惠企”五項行動,確保專利轉化行動取得實效。
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需要全鏈條多部門協同發力。2024年以來,山西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以知識產權協同保護為紐帶,深入推進知識產權保護有機銜接,協同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太原海關等部門,形成行政管理、刑事偵查、審查起訴、案件審判的全流程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格局。
山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翟瑞卿表示,2024年,全省法院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5848件,同比增長8.4%,其中,民事案件5607件,同比增長7.66%;刑事案件237件,同比增長30.94%;行政案件4件,同比減少33.33%。
同時,2024年,山西省法院持續做實“定分止爭”,一審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服判息訴率上升至94.24%。審理商標權糾紛1190件,依法審結侵害“汾酒”“廣譽遠”等知名商標案件,全面加強對馳名商標、傳統品牌和老字號的司法保護,重拳懲治商標攀附、仿冒搭車等行為。堅持規范和發展并重,審理不正當競爭糾紛73件,加強對公平競爭的保護,維護市場法治環境。
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功能,激發科技創新動力與活力,是知識產權檢察工作的職責與使命。山西省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史海東介紹,2024年,山西省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侵犯知識產權犯罪191人,提起公訴387人。所辦案件入選最高檢典型案例1件,4例做法被上級機關采用,8個集體、10個人受到國家、省級通報表揚,1篇知識產權理論與實務成果獲國家級獎項。
同時,山西省檢察院開展“護航三晉品牌”檢察監督專項行動和地理標志保護檢察監督活動,持續加強對“上黨中藥材”“大同黃花”等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辦理公益訴訟案件28件。
在刑事打擊方面,山西省公安廳黨委委員、副廳長李文平介紹,2024年以來,山西省共破獲侵權假冒類刑事案件125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553人,涉案金額2.8億元。同時,在維護公共安全、“舌尖上的安全”、名優特色品牌權益保護、高新技術企業創新發展等方面,山西省公安廳強化打擊力度。精準打擊一批制售假劣燃氣產品、假劣農資、假劣肉制品、制售假劣白酒、食用農產品等侵犯名優特色品牌及地理標志產品權益案件。
在企業的進出口活動中,海關起著保護新質生產力知識產權的重要作用,據太原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田垚介紹,2024年,太原海關查扣侵權商品1045批次、1072件,同比增長104.9%和81.3%,查扣的商品類型涉及服裝鞋帽、皮具箱包等關乎消費者生命健康的貼身日用品,保護了10余家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有效維護了山西省正常的進出境貿易秩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