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南華早報》接連通報了中國在核能領域的兩大突破。
第一是全球首座釷基核反應堆在中國投入運營,第二是中國科學家成功受控引爆了一顆“非核氫彈”。
在特朗普還在糾結中國小商品的進口關稅的時候,中國已經在向著未來大踏步地邁進。
先說釷基核反應堆。這種反應堆用釷作為放射性燃料源,用熔鹽來降溫,比傳統核反應堆更清潔,原料也更容易獲取(內蒙古的一個釷礦就能滿足我們數萬年間的能源需求)。
美國在1960年代研究過這種原料,后來因為各種原因放棄了。
而去年6月,中國的釷基核反應堆已經開始滿功率運行,最近又成功在反應堆通電狀態下重新裝載了燃料,這基本標志著世界首座釷基核反應堆已經可以正常運營,中國正在引領下一次能源革命。
第二個就是“非核氫彈”。原理上,這并非傳統意義上利用同位素產生鏈式反應而引爆的“氫彈”,而是一種利用化學鏈式反應而產生的固態氫化鎂的爆炸。
不過由于其威力比TNT大得多,而且裝置研發和試驗都是由研發水下武器系統的中船第705研究所完成,所以不少專家都猜測,中國正在研究一種“威力與核彈相當的新型常規武器”,可能會徹底改變全球軍事力量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