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魯中晨報報道,特朗普政府宣布對大批進口商品實施關稅豁免,隨后通過特使喊話中方談判,然而中方并未松口,強硬回應“解鈴還須系鈴人”,這一外交互動瞬間成為全球焦點。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豁免舉措,看似是對中方的讓步。要知道,此次豁免涉及近390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其中中國產品占比可觀,上千億中國商品被列入豁免范圍。在這些豁免產品中,智能手機約80%由中國生產,電腦領域中國企業在美國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半導體、集成電路等也是中國輸美主要商品。外界據此認為特朗普釋放了緩和信號,畢竟此前中美關稅戰打得不可開交,此舉似乎是美國撐不下去的表現。
但深入分析便會發現,事情沒那么簡單。特朗普一貫行事風格大膽激進,不在乎舉措引發的后果。他將美國核心需求的商品納入豁免清單,目的是維持中美貿易在2000-3000億美元的規模,保證美國自身利益。而對中國剩余產品,卻計劃征收高達145%的關稅,這意味著約10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貿易面臨巨大危機,若找不到新市場,相關產業可能遭受重創。
特朗普還在其他方面對中國施加壓力。4月12日,伊朗與美國通過間接形式在阿曼進行伊核協議談判。此前,特朗普持續對伊朗施壓,甚至威脅“轟炸伊朗”。同時,美國以“進口伊朗石油,幫助德黑蘭當局繞開美國制裁”為由,對中企實施制裁。這種做法,一方面嚴重影響伊朗石油出口,另一方面試圖切斷中伊石油貿易,遏制中國經濟發展,這足以表明特朗普沒有“認輸”,而是想把貿易戰繼續打下去。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國內形勢也促使特朗普急于與中方談判。此前,特朗普先是宣布暫緩實施高于10%的對等關稅90天,卻唯獨將對中國的對等關稅調高至125%。但很快,美國國內物價飆升,民眾反對聲浪此起彼伏,美債拋售潮難以抑制,收益率不斷攀升。在這種壓力下,特朗普不得不轉變態度,主動喊話中方談判,試圖緩和關系。
面對特朗普的喊話,中方態度堅決。“解鈴還須系鈴人”,這句話清晰表明,既然貿易對峙由特朗普挑起,就應由他通過正確方式解決。部分產品的關稅豁免遠遠不夠,中方早已看穿其意圖。只有美國全面取消所謂的“對等關稅”,中美關系才有重回正軌的可能。
中方在拒絕特朗普談判請求的同時,積極與其他國家展開交流合作。4月8日至11日,短短4天內,中國商務部連續撥打6通電話,通話對象包括歐盟委員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貿工部長、二十國集團輪值主席國南非貿工部長、沙特商務大臣、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巴西副總統兼發展、工業、貿易和服務部部長以及世貿組織總干事。這些國家和組織都是美國濫施關稅的霸凌受害方,他們與中方通話,旨在強化貿易聯系,共同應對美國的“對等關稅”。這一系列行動不僅展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也預示著新的國際貿易秩序正在逐步形成。
特朗普(資料圖)
從長遠來看,美國這種貿易霸凌行為,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對美國而言,持續的貿易戰導致國內企業成本上升,競爭力下降,大量工作崗位流失,消費者也不得不承受更高的物價。對全球貿易而言,美國的做法破壞了正常的貿易秩序,阻礙了經濟全球化進程。但這也促使其他國家更加堅定地尋求合作,共同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貿易體系。
在這場貿易博弈中,中國始終堅守底線,堅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未來,若美國不改變其貿易霸凌行徑,中方也絕不會輕易妥協。只有美國真正認識到錯誤,以平等、尊重的態度進行對話,中美貿易關系才可能迎來轉機,全球貿易也才能重回健康發展的軌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