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曼古力正在維修無人機。楊歡/攝
天山腳下,夕陽西下,陸軍邊海防學院烏魯木齊校區某教研室內依舊氣氛熱烈,一場關于“智慧邊防建設如何持續深入推進”的討論會正在火熱進行。一輪輪思想交鋒中,新的教學思路在教員其曼古力的腦海中慢慢成型。
作為該校無人機領域的教員,近年來,其曼古力立足邊防瞄向戰場,深研無人技術應用,為基層一線部隊培養出諸多無人機專業人才。其曼古力說,自己的夢想就是“傾囊相授,為邊防部隊培育更多的無人機指技人才,讓邊防官兵像雄鷹一樣巡邏在祖國邊防線上”。
“用無人裝備守護邊疆”
在其曼古力眼里,祖國的邊疆很美,是她想要“飛”起來守護的地方。2022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時,其曼古力作為黨的二十大代表,現場聆聽到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無人智能作戰力量發展”,感到無比激動。
事實上,建功邊防是其曼古力打小的心愿。出生于軍人家庭的她,從小聽著祖父剿匪平暴榮立三等戰功的故事長大,又跟隨父親走訪調研,為少數民族群眾宣講政策法律,深受紅色家風的影響。
2010年大學畢業時,上海一家公司向其曼古力發出邀約。與此同時,烏魯木齊邊防干部訓練大隊面向大學生招收少數民族教員,其曼古力正符合要求。
“到軍校工作,為部隊服務。”抱著這樣的信念,其曼古力拒絕了上海的工作,選擇參軍入伍。從此,扎根邊防、守衛邊疆成了其曼古力的唯一目標。
來到大隊后,其曼古力的第一項任務就是擔任校史館義務解說員和共建單位小學課外輔導員。她充分發揮掌握4種語言的特長,迎接駐地黨政軍警民參觀見學數百次,常年組織開展國防教育實踐活動。
“在傳播黨的聲音時,每當看到人們受教育、有觸動、起變化,我就感到很充實,很幸福。”其曼古力笑著說。
2021年7月,其曼古力作為陸軍首批星火燎原基地當兵代職干部中的一員,來到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鍛煉。這一次,她終于來到了心心念念的邊防第一線。
其曼古力的第一站是三角山哨所,這里臨近國門,地處北疆邊防線的前沿。站在哨所上,能看見中蒙界河蜿蜒流過。
在這里,其曼古力和官兵們一起訓練巡邏,很快打成一片。邊防生活的艱辛讓她深受觸動。“邊關雖苦,但大家精神上很富足?!逼渎帕忧榈卣f,“巡邊護邊十分艱苦,他們卻深感光榮,我覺得特別有意義?!?/p>
作為一名無人機女飛手,更是一名從教十余年的軍校教員,其曼古力深感自己責任重大。黨的二十大后,無人智能作戰領域研究成為前沿課題,其曼古力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她暗下決心,一定要扎根邊防、建功邊防,“用無人智能裝備守護祖國邊疆”。
讓教學貼近部隊一線
粗獷連綿的群山之中,一場紅藍對抗訓練正激烈進行著。一架無人機升空偵搜藍軍重要目標,地面指揮臺上,其曼古力緊盯“戰況”,對學員的情況處置展開評估,不時對“一人一案”作出針對性指導和調整。
如今,其曼古力已是學校里的無人機領域專家,擁有豐富的技術經驗。2018年該校區啟動邊防無人機運用課程建設時,其曼古力第一個報名,參與組建專業教學團隊。
經過層層選拔,其曼古力與其他5名教學骨干被送到廠家學習。從飛行理論、機器構造,到模擬訓練、小飛機試飛,再到多旋翼無人機實操,僅用3個月時間,其曼古力就熟練掌握了無人機操作使用、故障排除、保養維修等多項技能。她還成功考取了中國民航局組織的首批飛行執照,成為全軍首位少數民族“女飛手”。
返校后,其曼古力開始投入到《多旋翼無人機知識及邊防操作應用》教材的編寫中。然而在實地調研時,她發現,在高原研究和使用無人機與其他地方不同,可謂困難重重。
在高原,因為環境原因,無人機的狀態不穩定、續航能力變差,巡航情況易受影響。其曼古力感到,僅教授無人機操作已不能滿足邊防部隊的使用需求,必須盡快對課程體系進行優化設計。
在收集大量問卷反饋后,其曼古力針對具體問題,逐一探索研究解決辦法。她參與編寫《軍事共同課目訓練》著作,取得《教學質量多元反饋系統》等7項專業相關軟件著作權和3項教學成果,參與研究“雙模自動化車載旋翼無人機系”,論證掛載抓捕網、報警器、催淚彈等方案,提出面部甄別、精準打擊、搶險救災、障礙規避等設想,十余門課程完成實案化改造,多項教學法被納入基礎教材。
去年,為了提升無人機實操經驗,其曼古力又一鼓作氣,考取了民航局頒發的無人機超視距駕駛員“女機長”飛行執照。
不久前的一場“邊情”演練中,快反分隊與某型無人機緊密結合,展開了清剿行動。演練結束后,其曼古力指出,雖然行動效果很好,但在無人機支援進攻時,分隊與其配合還不夠默契,沒有將無人機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隨后,她與教研室的其他教員將暴露的問題備注好,并決定在某課程中納入重點教學。
在其曼古力看來,教學內容要與部隊練兵實際接軌,接收部隊最新演訓成果,在貼近實戰上下功夫,這樣才能真正為部隊服務,培養打仗人才。
除了內容,教學模式也是她主抓的重點。其曼古力一邊打造精品課程,一邊著眼于任務實際,在教學模式上探索創新。
其曼古力的教學思路得到了學員、院校專家和教研室同事們的一致肯定。談起工作,她自豪地說:“越貼近部隊、貼近訓練場,我心中的底氣就越足?!?/p>
為戰場育人才
空中戰機、水面艦艇、導彈發射……兵棋賽場上,紅藍雙方緊前調度,“戰場”態勢瞬息萬變,交鋒于指尖。在經歷近百場對決后,陸軍邊海防學院代表隊取得全國兵棋推演大賽團隊一等獎。領獎臺上,擔任領隊的其曼古力被學員們簇擁在中間。
備賽期間,其曼古力常和學生們圍在一起研討,完成了大量跨學科專業學習,不斷拓展綜合能力。參賽隊員艾力亞爾對其曼古力的教學感觸很深,在他看來,團隊能從幾百支隊伍中脫穎而出,離不開其曼古力的辛苦付出,因為她“不放棄每名學員”。
艾力亞爾記得,在學校里,其曼古力主講的邊防無人機運用課程很受學員歡迎。然而當實際接觸后,艾力亞爾卻發現這門課的理論晦澀難懂,不禁打起了退堂鼓。
很快,其曼古力看出了艾力亞爾在學業上有點吃力。第二天,她塞給艾力亞爾一個厚厚的筆記本,里面密密麻麻記滿了她自己學習無人機理論的心得體會。
其曼古力知道,自15年前走上講臺的那一刻,她便與國防教育事業緊密相連。作為一名軍校教員,她深知“必須肩負起為軍隊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神圣使命”。
在日常教學中,其曼古力一貫嚴謹認真,一絲不茍。她精心設計每堂課,將復雜的軍事理論講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在講授“現代戰爭中的無人技術應用”專題時,她不僅詳細解釋了無人機基本概念和原理,還通過分析近年來國際上幾場重大軍事沖突中的案例,讓學員們深刻理解無人技術在現代戰爭中的關鍵作用。
除了常規教學,其曼古力還致力于創新教學形式。她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引導學員進行互動式、沉浸式學習,極大提高了學員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
“教學不能紙上談兵、閉門造車。”其曼古力說,這些年,面對軍事科技領域的飛速發展,她一度產生巨大的本領恐慌,日新月異的新技術催促著她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時間鉆研教學。
其曼古力珍惜每一次走出校園的機會。她頻繁開展實地調研,向一線官兵請教,結合部隊練兵實際實時更新課程內容,探索如何為課堂增加“硝煙味”“含戰量”。
今年,其曼古力在課堂上增加了穿越機應用教學。來自新疆塔城某邊防連的學員徐耀,帶來自己親手組裝的賽級穿越機。他興致勃勃地向其曼古力展示,然而其曼古力發現他的穿越機飛行雖然速度快,但續航能力差。
在電池電路改造、遙控器信號接收器升級等方面,其曼古力給徐耀提出了一系列改裝思路,并指導提供了一些改裝辦法。果然在改裝后,這款機器性能大大提升。
徐耀的經歷讓其曼古力意識到,課堂也可以是學員的創新基地。自此之后,她以人才能力需求為導向,整理出學科專業技能列表,構建進階式課程搭配矩陣,制訂并報送多份人才培養分析報告,鼓勵部隊和學員深入參與課程體系構建工作,為實現軍校與部隊需求的精準匹配提供思路。
同時,她還注重把教學成果與學生創新思路相轉化,探索多元化雙創能力培養模式,進一步提升學員創新意識和實操水平。5年來,她連續帶隊參加全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共取得一、二、三等獎20多項,實現了專業學習和應用實踐的良性互動。
如今,伴隨著飛控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完善,專業人才成長鏈路得到進一步優化。讓其曼古力最欣慰的是,在她的教導下,越來越多的學員在重大演訓任務中嶄露頭角,逐漸成長為基層一線的中堅力量。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