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各類防曬產品開始在線上線下熱銷,成為當下群眾的消費熱點。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防曬產品消費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正確購買、安全使用。?
防曬衣
防曬衣是一種通過特殊面料或工藝阻擋紫外線的防護服裝,其核心作用是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但是,市場存在一些“偽防曬衣”,在宣傳上打著“防曬”的幌子,紫外線防護系數(UPF)達不到國家標準規定的要求,耐光色牢度及纖維含量等發現不合格率較高,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因此,為了預防此類風險,消費者應注意:
查看防紫外線性能標識
決定一件防曬衣防曬性能的主要有兩個數值:UPF值和T(UVA)AV值。UPF值是紫外線防護系數,數值越高說明紫外線防護效果越好;T(UVA)AV值是紫外線透射系數,數值越小說明防曬遮擋效果越強。根據《紡織品 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GB/T 18830)標準規定,UPF>40且T(UVA)AV<5%,才能稱為“防紫外線產品”。
盡量挑選深色系的防曬衣
一般來說,聚酯纖維、錦綸等合成纖維防曬衣要比棉、真絲等天然纖維防曬衣的防曬效果好,深色衣服的防曬效果好于淺色衣服。織物密度越大,織物越厚,顏色越深,防曬能力越強。
盡量挑選透氣性好的防曬衣
透氣性好的防曬衣,穿著體感涼爽。挑選時可以用嘴貼近面料吹一下,輕易能吹透則透氣性較好,否則透氣性就較差。
盡量減少防曬衣的洗滌次數
避免高溫熨燙和頻繁洗滌,冷水輕柔手洗后陰干,防止防曬涂層損壞,降低紫外線防護系數。
太陽傘
小小的一把太陽傘雖然能帶來防曬等諸多便利,但也存在觸電、交通等安全隱患,不合格的太陽傘還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因此,為了預防此類風險,消費者應注意:
看標識
看產品包裝和標識,不要購買“三無”(無廠名無廠址無執行標準等)產品。按國家標準GB/T 18830規定,防護等級標識要明示在產品上,通常會縫在太陽傘里靠骨架內側的地方,或在吊牌上標明。選購時,仔細查看防護等級標識,UPF>40且T(UVA)AV<5%時才能有效防紫外線。
看面料
織物的顏色、結構、原料與紫外線防護性能有關。市面上太陽傘面多為滌綸(聚酯纖維)、尼龍(錦綸)面料,在面料相同的情況下,顏色越深阻擋紫外線穿透的能力越強,防曬效果越好。盡量選用面料結構緊密或內側涂有深色(如黑色)涂層的產品,防曬效果更好。
看傘骨
傘骨越結實牢固,太陽傘整體更抗風、耐用,傘的骨架要有一定的重量,消費者不必過分追求輕盈感。
看外觀
注意可接觸的部位不應有傷害人體的銳角、快口、毛刺,如鐵絲頭外露易引起刺傷、割傷、劃傷等物理傷害。
聞味道
若發現新傘有明顯異味,應將其撐開放置于通風處散味。
太陽鏡
人在陽光下通過調整瞳孔大小來調節光通量,當光線強度超過人眼調節能力,就會對人眼造成傷害,太陽鏡通過遮擋陽光透過量,減輕眼睛疲勞或強光刺激造成的傷害。
如果太陽鏡的紫外光譜透射比、可見光譜透射比、球鏡度、散光度等不符合要求以及使用不當,對人體眼睛會造成更大傷害,也可能會因佩戴不適引發交通事故。因此,為了預防此類風險,消費者應注意:
查看外包裝
通過正規渠道溝通,查看是否有合格證、廠名廠址、聯系電話、執行標準等標識。
查看分類標識
留意產品外包裝上鏡片的類別、分類號以及使用限制警示,根據各自的喜好和不同的用途來選擇太陽鏡,其中4類鏡片應適用去日照特別強烈的地區。
若非近視,鏡片的球鏡度及散光度應滿足對平光鏡片的要求
鑒別方法:將太陽鏡置于眼前,透過鏡片觀察遠處目標,并上下前后移動,目標不應有擺動及波浪形變形。
鏡片的顏色不應造成觀測周圍環境時的顏色失真
鑒別方法:在沒有佩戴太陽鏡前,先觀察紅、綠、黃等顏色的物體,然后戴上太陽鏡,觀察同樣的物體,兩次觀察的顏色不能偏色。
應注意佩戴方式
避免在陰天、黃昏、傍晚和室內看電影、電視等活動時戴太陽鏡,會引起眼肌緊張和疲勞,導致視力減退、視物模糊,嚴重時會出現頭暈等癥狀。先天近視、遠視、散光等屈光不正以及斜視、弱視,色弱、色盲,患有青光眼的孩子最好不要佩戴太陽鏡。太陽鏡鏡片不要放置在高溫環境,減少與硬物的摩擦,當磨損影響清晰度時應及時更換。
來源 | 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網站
編輯 | 陳蕊妮
校對 | 聶行
責編 | 張可
審核 | 陳春曉
版權聲明 | 本文僅作分享之用。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