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哈爾濱街頭,張師傅縮在新能源網約車里搓著手。零下20度的低溫讓儀表盤上的續航數字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往下掉,原本標稱400公里的車,實際只能跑200出頭。這不是他一個人的煩惱——北方的新能源車主們早就習慣了冬天縮水一半的續航,以及充電站前排長隊的焦慮。而就在今天,寧德時代用一場發布會,把這些問題撕了個粉碎。
4月21日,全球動力電池霸主寧德時代甩出三張王牌:12C超充電池5分鐘補能520公里、鈉電池零下40℃照樣生龍活虎、還有一款續航直接飆到1500公里的雙核電池。這哪是技術升級?分明是沖著燃油車命門去的組合拳。
先說最炸裂的12C超充電池。去年寧德時代推出4C充電時,業界還在討論"充電10分鐘續航400公里"能不能普及。結果人家今年直接把功率拉滿到12C,充電樁插上30秒就能跑75公里——相當于北京國貿到望京的距離。要是充夠5分鐘,520公里的續航足夠從上海飆到合肥。
更狠的是,這電池在零下20℃的冰柜里凍成冰坨子,15分鐘照樣能從5%充到80%。北方的電動車主們盯著這條消息,手里的充電槍突然就不香了,不少車主表示:后悔買早了!
但真正讓傳統車企后背發涼的,是寧德時代掏出的鈉離子電池。鋰礦價格坐過山車的苦日子大家都受夠了,現在鈉電池能量密度高到175Wh/kg,低溫性能吊打鋰電池,成本還比鉛酸電池低。
最騷的操作是給重卡量身定做的24V啟駐電池,零下40℃照樣一打就著,壽命直接8年起跳。一汽解放6月份就要把這玩意裝上車,以后東北老鐵們的柴油重卡怕是要集體下崗。
壓軸出場的驍遙雙核電池,直接掀了續航天花板。自研的"自生成負極"技術把能量密度頂到1000Wh/kg以上,相當于普通電池的2-3倍。寧德時代玩了個"電電增程"的花活,用不同電池組混搭出1500公里續航。這是什么概念?充滿電從北京出發,能一口氣開到南京中山陵,路上連充電站都不用瞅。
燃油車引以為傲的補能優勢,正在被12C超充碾得粉碎;曾經拿捏電動車的續航焦慮,被1500公里續航轟成渣。更可怕的是寧德時代的布局速度——鈉電池6月量產,雙核電池年底落地。當其他車企還在為固態電池畫餅時,這家電池巨頭已經把量產時間表拍在桌面上。
工信部要求2025年新能源車必須做到"不起火不爆炸",寧德時代反手就掏出雙核安全架構。碰撞不斷電、電鉆刺穿不爆炸、零下40℃不趴窩,這些過去想都不敢想的場景,現在全成了發布會上的測試視頻。難怪曾毓群敢放話:"給燃油車寫墓志銘的時候到了。"
這場技術狂歡背后,藏著更深的行業變局。當補能速度追平加油、續航碾壓燃油車、成本還越來越低,消費者用腳投票的日子就不遠了。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新能源車市占率已突破33%,寧德時代這波王炸,很可能把臨界點提前到2025年。那些還在死磕內燃機的車企,是時候想想棺材板該用什么木料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