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曾有為
來源 | 品牌觀察官(ID:pinpaigcguan)
引言:4年虧損超200億后,如今再虧70億。手握奔馳、享界兩張王牌的北汽,到底怎么了?
最近,不少車企喜氣洋洋,向市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其中最得意的要數零跑和小鵬,前者利潤暴漲,后者單月銷售破萬創造神話。
有人歡喜有人愁,就在三月份中下旬,北汽發布了盈利預警,公告顯示,2024年歸屬于公司權益持有人的凈利潤只有9.5億元,同比2023年暴跌68.6%。
北汽藍谷那邊的情況同樣不如意,2024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虧損將近70億元。
去年4月份的時候,北汽藍谷發布了北汽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快報,銷量達到了1.3萬輛??雌饋砀杏X還行,但這是4個月的銷量。
作為車圈的老炮兒,再加上手握著奔馳這張王牌,北汽怎么越混越差了?
旗下新能源品牌一塌糊涂
現如今全靠奔馳拼銷量
作為北汽的新能源品牌,2023年,是北汽藍谷銷量最好的一年,全年賣出了9.2萬輛車,但凈利潤-54億,算下來每一筆訂單都是虧本買賣。
雖然說凈利潤沒有轉正,但虧損對于北汽藍谷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了。從2020年到2023年,北汽藍谷總共虧了200多億。還好家底厚,不然誰經得起這么虧。
北汽藍谷對于巨額虧損給出的解釋是:在產品、技術研發和品牌渠道建設方面的持續投入,在短期內影響了業績,以及旗下品牌銷量仍在爬坡階段,規模效應尚未顯現。
一直以來,北汽的表現可以說是,新能源自有品牌一塌糊涂,多年銷量全靠奔馳。
早在2016年的時候,網約車的專用車除了比亞迪E5,還有北汽新能源的EU系列純電動車。當時這個系列的續航公里數為200多公里,消費者看都懶得看一眼。
但網約車平臺正好看中了電動車成本低的好處,因此北汽開始向批發EU車型。2019年,是北汽新能源吃的最好的一年,全年銷量達到了15.06萬輛,在業內保持領先狀態。
但很快,Eu的問題開始暴露,冬天續航大縮水,人送外號“冬天殺手”,除此之外,還老是出現故障。這對于靠車吃飯的網約車司機們來說,簡直是在拖后腿。
很快,網約車司機們轉身投入了比亞迪的懷中。如今,在網約車里很少能看到北汽的身影,更多的是廣汽埃安和比亞迪了。
但造車這個事,哪能說放棄就放棄,2021年北汽藍谷推出高端型新能源車極狐,但銷量仍然是一言難盡。
而作為北汽的王牌選手奔馳,由于這幾年來受“價格戰”的影響,去年北京奔馳的價格下跌。但即便打了“骨折價”,北京奔馳的銷量還是有所下滑。
在3月中上旬,北汽提前公布了有關于北京奔馳的業績數據。去年,北京奔馳的銷量為68.36萬,同比下降7.3%。
全年營收為217.47億歐元,同比下降3.36%。除稅后溢利為24.43億歐元,同比下降18.5%。
同時,北京奔馳的新能源車型EQE和EQESUV兩個車型長期銷量不過千。國內自主車企又在不斷推出中高端車型,這讓奔馳難上加難。
加碼新能源
斥巨資“ALL IN”享界
今年,北汽選擇支棱起來,啟動了一系列的自救計劃。情人節那天,北汽藍谷把名字改成了北汽極狐。
緊接著第二天又宣布投入55億元,升級開發享界品牌的三款全新車型,繼續加碼華為。更令人驚訝的是,在這個計劃里最高優先級項目的開發周期只有9個月。
今年北汽極狐的員工們可能會有種夢回大學期末趕DDL的感覺。這次改名,也意味著北汽極狐對整個品牌戰略的升級調整。
其中,北汽極狐對享界可以用“寵溺”來形容了。無論是產品研發還是資金投入,在北汽極狐內部都是優先級別項目,甚至花了16億打造享界超級工廠。
并且39.98萬起步的享界S9,其配置的豪華程度根本不像40萬左右的車。
比如S9的增程版,在車身上放置了4顆激光雷達、大燈還能投射一些大型的體感互動游戲、并且在后排還有100英寸的投影,相當于一個移動的私人影院。
然而,享界S9在上市后卻是高開低走。今年3月份,是S9的銷量只有751臺,2月份只有622臺。
但從北汽極狐對享界的疼愛程度看來,北汽極狐對享界是抱有超高期待的,甚至被看作成是“救命稻草”。在S9的發布會上,北汽集團董事長就曾表示要“ALL IN 享界”。
而對自有品牌極狐,北汽極狐這次也是下定決心要好好改造。去年3月份,張建勇接任了北汽集團黨委書記以及董事長。
張建勇一上任,就表示要全力以赴打做好極狐市場。并且表示將在自有品牌上投入千億元來進行研發,讓極狐成為超越價值的選擇。
公司對極狐動的第一個“手術”就是降價。自從極狐面世以來,銷量就一直不太行。2024年上半年的銷量不到2萬輛。對于這個成績,北汽極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即便背靠寶馬、奔馳的代工廠麥格納和華為,極狐也沒有激起太大的水花,只能眼巴巴看著其他的造車新勢力不停創造銷售神話。
從2024年開始,極狐的兩款車型的售價均不過20萬。這種以價換量的方式,讓極狐“咸魚翻身”。去年全年,極狐的銷量同比增長169.91%,突破了8萬大關。
實際上,極狐的安全性與市面上的主流車型相比并不差。極狐最出名的還是它的安全性。在各種碰撞檢測中,極狐的表現可以達到10分的高分。
其電池也是相當抗打,2023年,北京有極狐車主的車在水里泡了一整天,被打撈出來的時候車竟然毫發無損,甚至還能正常開。換成是其他車的話,電池估計早就給泡壞了。
或許對極狐和享界來說,火出圈只是時間問題。
車企集體發布業績
造車新勢力排名大洗牌
截至目前,已經有不少車企發布了最新的成績單。比亞迪、吉利以及長城這三家自然是不用說的。
在這次上交的作業中,小米汽車的業績超出了市場的期待值,吊打了車圈的老手們。據財報顯示去年小米汽車等創新業務的總營收超過了300億,光是汽車業務就貢獻了321億的營收。
就在前不久,雷軍發文表示小米SU7的交付量已經達到了20萬,今年的交付目標將提升至35輛。
新車ULTRA的表現也同樣強勁,剛開始沒幾天,訂單就已經接近2萬。去年的財報,甚至被雷軍稱作是“史上最強財報”。
自從小米SU7 上市以后,小米的股價和市值就一路高歌,截至4月16日,小米的市值已經達到了1.07萬億。
一年前,小米的市值還比李想低,如今已經是一個天一個地了。在今年夏天,小米還即將推出SUV車型,未來,小米的股價可能還會迎來一輪暴漲。
而另一邊,領跑就像開了掛一樣在2024年狂飆。去年,領跑全年的銷售量為30萬臺。這種感覺就像是班上成績一直處于中上游的同學,一下考到了年級前5名。
最近,領跑又發售了一款新車B10。10萬不到的價格,配備了510的公里續航,頂配不過12萬的價格,還有激光雷達。零跑這次實在是太卷了。
這款車更是在上市1小時后就被訂了1萬多臺,這么久以來,領跑似乎一直都在人們的視線以外。如今用“人人都不看好你,偏偏你最爭氣”來形容領跑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實際上,零跑歷年來的成績都不差,畢竟也是經歷過幾輪大型洗牌留下來的選手,只不過同期的理想、小鵬以及蔚來的劇情發展實在是搶人眼球。但零跑不語,只是一味埋頭苦干。
零跑創始人朱江明一直想把零跑打造成車圈里的“優衣庫”。雖說價格比白牌高,但在質量上絕不輸大牌。
2023年,領跑對標理想推出SUV車型C10,朱江明在發布會的時候更是直接說對標的就是理想L7,這波屬于是演都不演了,直接摸著理想過河。
有意思的是,奇瑞看到領跑摸著理想走向成功,也學會了摸理想過河,推出外觀和理想one一模一樣的山河L9。
除了價格,領跑“全域自研”的理念也是值得大家注意的。這個理念包括了對核心零部件的垂直整合,以及自研的中央集成式電子電器架構。
這個理念讓領跑在造車的時候,能夠在減少生產成本。這也是為什么領跑的車便宜但是公司還有錢賺的原因。
2025年對于北汽來說是極其關鍵的一年,今年北汽也同樣面臨重重困難。畢竟造車新勢力卷成這樣,如果北汽不拿點東西出來,隨時都可能被拍死在沙灘上。
但如果北汽能靠極狐和享界扳回一城,那么在明年,北汽也可以給市場交出一份漂亮的作業?,F在北汽能夠做的,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在技術和品牌重塑等方面實現質的飛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