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頭巷尾的煙火氣里,在群眾需要的每一個瞬間,藏藍身影從未缺席。他們是守護平安的 “藏藍盾牌”,也是傳遞溫暖的 “貼心人”—— 當群眾丟失財物,當患病老人需要幫助,當老人走失時全力尋回…… 那些看似微小的善舉,匯聚成照亮城市的光。今天,讓我們一起翻開這些溫暖篇章,看看全州公安如何用行動書寫 “人民公安為人民” 的初心答卷。
1
幫助群眾找回丟失的包包
2025年4月13日15時,劉女士報警稱,她今天從家中出發,將包包隨手放在電動車前方,直到騎到半路,才發現包包早已不見蹤影,不知遺失在何處。
知悉經過后,值班民警趙萍江迅速安排專人調取劉女士騎行沿途的監控錄像。然而劉女士騎行電動車速度較快,且丟失的包體積小巧,這給搜尋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但民警們沒有絲毫退縮,經過長時間的仔細查找,終于發現劉女士的包包在路過一個路口時,不慎掉落在馬路上,隨后被一位路過的行人撿到。
民警們立即行動起來,通過多方努力,成功聯系到撿包的好心人并將包包取回。隨后,趙萍江通知劉女士來到派出所領取包包。看著失而復得的包包,劉女士激動不已,對民警們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和高效的辦事效率贊不絕口。
為了表達自己的謝意,劉女士特意制作了一面錦旗送到城北派出所。錦旗上熠熠生輝的字跡,不僅是對民警工作的高度認可,更是彰顯了警民魚水情深的深厚情誼。
2
上門為行動不便老人拍攝證件照
2025年4月12日午后,謝奶奶來到全州縣才灣派出所求助稱,其老伴年逾八旬,因雙腳殘疾常年臥病在床,近日不慎將身份證丟失,卻無法親自來到派出所補辦。
獲悉情況后,閆玲娜當即決定為老人開啟“綠色通道”,上門為老人拍攝證件照。當日18時,結束一天繁忙工作的閆玲娜與同事顧不上休息,驅車十多公里來到老人家中。
在同事和謝奶奶的幫助下拉開白色幕布,閆玲娜開始進行拍攝。期間,她一次又一次為老人扶正身軀,并耐心與他交談,讓其不要過于緊張。
在經過多次嘗試后,閆玲娜迅速按下快門,完成了對老人證件照的拍攝,并表示待老人的身份證辦好后會親自送來。謝奶奶激動地說:“太感謝你們了,這么遠跑來,還這么有耐心!”
3
深夜出警找到走失老人
2025年4月17日凌晨,全州文橋派出所接到報警,報警人蔣先生稱,其岳母胡某于凌晨2時從衛生院獨自離開,至今未歸,希望派出所能夠幫忙尋找。
接警后,值班民警昌永超在了解了老人的身份信息和外貌特征后,聯合老人家屬一同展開搜尋工作。他帶領輔警們兵分多路,沿著衛生院周邊的街道、小巷,以及可能通往的村莊小道仔細排查。
同時,昌永超還利用社區微信群、朋友圈等線上渠道,發布老人的信息和照片,擴大尋找范圍,發動更多群眾參與到尋找老人的行動中來。
經過數小時的不懈努力,在一處偏遠的村道上,昌永超發現了一位神情疲憊、步履蹣跚的老人,經確認,正是走失的胡某。此時的老人,因為長時間的行走和在外受凍,身體十分虛弱。民警們立即將老人攙扶上車,送往文橋衛生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當蔣先生趕到衛生院,看到安然無恙的岳母時,激動得熱淚盈眶。他緊緊握住民警昌永超的手,連聲道謝。
▌文字:吳高峰
▌圖片:局屬各單位
▌編輯:趙姍
▌校對:趙能亮
▌審核:蔣先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