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國體檢查出
肺結節的人數年年攀升,
不少患者都需要手術治療。
然而,傳統手術需插管,
術后疼痛明顯、住院時間長。
如今,無管化手術(tubeless)的出現,
為患者帶來了新希望,
術后當天就能下床,
住院時間大幅縮短。
4月15日至21日是第31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4月17日晚,福建衛生報邀請到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胸外二科的三位醫生——科主任陳舒晨、副主任醫師王育榕、主治醫師高磊做客《大醫生開講》直播間,探討肺結節的防治知識。
(點擊圖片可查看直播回放)
截至發稿前,全平臺直播觀看量超47萬人次。
沒有吸煙史也可能患肺腫瘤
低危肺結節不需要手術
肺癌是全球發病率與死亡率雙高的惡性腫瘤,呈現年輕化趨勢和復雜的致病因素,讓早期篩查與科學預防成為當下關鍵課題。
“即使沒有吸煙史,也可能遭遇肺部腫瘤的突襲。"陳舒晨介紹,肺部腫瘤的高危人群包括:
1、從肺癌的發病年齡來說,45歲以上肺癌的發病率明顯增高,所以建議45歲以上的人群,常規體檢時做胸部CT檢查;
2、長期抽煙,吸煙指數>400的吸煙人群。吸煙指數指的是每天吸煙的支數乘以吸煙的年齡,如果一個人每天吸煙>20支,連續吸煙超過20年,也就是等于吸煙指數>400的吸煙煙民,這部分患者也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3、長期吸二手煙>20年的人,如果你的配偶和家人長期吸煙,你長期在這個環境內,也屬于肺癌高危人群;
4、長期工作在粉塵顆粒比較多的封閉環境中的工人,比如煤炭工人、水泥工人、石油工人及化工等這些領域的工人;
5、既往有肺部疾病病史的人群,比如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結核病以及肺纖維化等病史的人,肺癌的發病幾率都遠遠高于普通人;
6、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特別是在第一代直系家屬中有曾患肺癌的人群。
這些高危人群建議每年度做一次肺部的薄層CT。
王育榕介紹,在肺癌的發病機制當中,基因突變會促使肺癌的發生。比如說EGFR、ALK、KRAS突變等,這部分人群是比較容易發生肺癌的,也要更早地把肺部體檢納入定期體檢。
近幾年,肺結節篩出率越來越高。其實大部分肺結節是良性的,不需要處理。
高磊為大家介紹了一個
簡單的方法判斷自己的肺結節
是否需要手術:
?如果體檢報告提示為低危結節,形態上較接近良性,那么這種可以相對放心,保持年度體檢即可。
?對于中危及以上的結節,要結合線下就診,找專業的胸外科醫生和肺結節專家進行面診。根據結節的形態、大小以及它的演變狀態選擇最佳的治療策略。
微創手術極致化
讓肺結節手術無管、無痕、無憂
陳舒晨介紹,在協和醫院胸外二科,90%以上的肺結節或者肺癌手術都是微創手術。近年來,團隊不斷推進微創極致化,推行無管、無痕、無憂,更好地提高病人舒適度。
無管
無管化技術主要指以下三方面:
第一,手術過程中沒有插氣管,保留了患者的自主呼吸。這也極大地減少了全身麻醉的風險以及氣管插管的并發癥。
第二,有一部分病人不需要胸腔閉式引流管。
第三,有的病人術后不需要插導尿管,可以自己走出復蘇室,回到病房,很快恢復正常生活。
協和醫院胸外二科團隊一直致力于推廣無管化手術,這是醫生改善患者就醫體驗的一個臨床實踐,它減少了手術對病人的創傷,提高患者整體的快速康復進程。
當然,任何一個手術都不一定適合所有人。一般來說,無管化技術更適合體重、身高指數相對比較協調的人群(也就是BMI小于25的病人)。如果相對肥胖的病人,其呼吸幅度相對較大,可能干擾醫生手術,增加風險。
無痕
——經乳暈隱匿微單孔皮下隧道式入路,實現胸外科美學最優解!
上個月,團隊剛剛接診了一位40歲出頭的女性教師,已經生了兩個孩子,也不想再生育了。她比較注重各方面的形象,很焦慮,擔心術后留疤。團隊就為她精心設計了經乳暈旁隱匿微切口。術后一個月復查,醫生都找不到她的傷口,她自己也看不到這個疤痕。
這是利用乳暈區域天然的色素沉著,將單孔切口設在乳暈邊緣,術后切口隱蔽,幾乎與周圍皮膚融為一體,這就達到了無痕。
無憂
——人工智能AI融合AR/VR導航實現精準定位,構建毫米級肺段切除安全邊界。
團隊通過三維重建技術實現精準定位,結合術中影像導航系統追蹤結節位置,以此減少手術時間。
有網友提出,高齡患者能做無管化手術嗎?
王育榕解釋,高齡并不是無管化手術的禁忌癥,比如七八十歲的病人,肺功能可能沒有那么好,基礎病較多。這種情況下,醫生會進行詳細評估,制定個體化的方法。如果通過了評估,是可以接受無管化手術的。
消融是外科手術的補充,而非替代
根據肺結節位置選擇治療方式
近幾年,肺結節的消融手術十分熱門,被大家熱議。它能否替代傳統的手術?
高磊介紹,近幾年,團隊在陳舒晨主任的帶領下,既做外科手術,微創切除,也利用消融治療結節。
“我們的觀點是,外科切除目前依舊是治療肺結節最有效、最直接的首選方式。消融治療不能取代傳統手術技術,但是可以作為補充的治療手段。”高磊說。
臨床顯示,消融手術適用于:
一些心肺功能不全,不能接受全麻手術的病人;
一些結節位置比較深或因多原發的肺結節,若手術要切除過多肺組織的病人。
不同位置的結節選用有效的治療手段,
必要時采用手術加消融的“組合拳”,
病人也能更大獲益。
加入衛生報肺建康交流2群
活動組織
主辦單位:福建衛生報、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
協辦單位: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
現在刷到我們全憑緣分
大家記得設置星標
關注精彩內容不迷路~
福建衛生報全媒體記者:陳坤
主播:陳香 導播:陳筱蔚
攝影:鄭波
攝像:鄭波、章立強、洪浩炎
編輯:小楓
審核:黃美輝、陳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