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歷史上,出現了許多不同于傳統軍閥的新式部隊,諸如德械師、法械師等,其中又以德械師最為出名,戰斗力更是中國軍隊的天花板。
一場雨花臺戰役,讓世人皆知德械師的悲壯和強悍!
不過,說到抗戰中國軍隊的裝備天花板,卻并非是德械師,而是一支比正規軍還正規的非正規軍,這便是由國府財政部長宋子文,耗費巨資建立的“稅警總團”。
很多人可能第一次知道稅警總團,并不清楚它是做什么的。其主要是用來“緝私征稅”、保護鹽場和打擊走私,因為名稱里帶一個“警”字,很多人覺得就是警察保安團之類。
事實并非如此,它不僅有著比中央軍還先進的武器裝備,各種后勤補給直接從歐美國家空運,連中央軍都羨慕不已,想在稅警總團里有個一官半職,必須有美國學歷才行。
所以,稅警總團也是當時文化素養最高的軍隊,高級軍官畢業于美國軍校,中級軍官都是國內軍校高材生,普通士兵文字普及率高達75%以上(當時國內文盲率為80%),單兵素養可以和日軍甲種師團相提并論。
抗戰時期,宋子文打造的“稅警總團” ,在淞滬會戰、武漢會戰等中屢建功勛,還培養了一代抗戰名將,有著“東方隆美爾”之稱的“孫立人”!
那么,至于稅警總團的裝備究竟有多好?沒有正規軍編制的稅警總團,活動經費和待遇又怎么樣呢?稅警總團立下了哪些戰功,最后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宋子文建立的私人準軍事武裝—“稅警總團”!
1.財政金融政客的軍事野心
1930年,國府財政部長宋子文,為加強南京國府對地方的稅款征收,打擊走私,保護國家貿易,以及對原國府緝私隊伍內部腐敗而失去信任,便簽發了組建稅警總團的命令。
這位在哈弗經濟學碩士出身,哥倫比亞大學博士深造的民國金融學家,正試圖用自己的財富手筆,為宋氏家族打下一片軍事基業。
1930年,稅警總團正式在海州(今連云港)成立,由西點軍校畢業的溫應星擔任總團長,除開總部直屬部隊,下設5個團編制,并增設由8名德國軍官組成的特別顧問團,總兵力達到3萬人。
后來,在宋子文的授意下,為加強對滬寧杭地區的稅收監管和海關緝私,以及方便宋子文的直接掌控,特意將總團部遷到上海徐家匯。
稅警總團成立后,宋子文便繞開蔣氏權力機構,用償還八國銀行貸款的鹽稅余款作活動經費,向德國和美國購買大批軍火,包括坦克、裝甲車、防空炮等,單筆軍火交易就高達1000萬銀元以上。
稅警總團,一切編制、裝備、人員擴充、后勤輜重完全由財政部負責,任何人都無權過問,這也就包括國府最高領導人蔣氏,而蔣宋之間矛盾也是由來已久。
從名義上來說,稅警總團的成立,標志著南京國府(財政部宋子文一派)對于國家征稅效率和打擊走私的重視。但是,它也絕非是簡單的“緝私部隊”。
宋子文對稅警總團,可以說是關照至極,花大價錢聘請歐美教官擔任顧問,仿照德國陸軍制定訓練大綱,訓練成果甚至比中央軍精銳還優秀!
在為稅警總團采購布料時,宋子文親自過問財政部,要求選擇優質面料制作軍服,為高級軍官空運英國進口毛呢面料,可以說是十分寵愛自己麾下官兵。
最初,蔣氏對于這支獨立于中央軍系統的武裝,并沒有放在心上,直到宋子文將部隊擴充數萬人,兵械糧餉比中央軍還富足時,才讓蔣氏感到一陣后怕。
后來,作為軍政部長的何應欽,便以編制不當等理由,向宋子文施壓解散稅警總團。不過,宋子文絲毫不給何應欽面子,憑借國家鹽稅的財政獨立權,將稅警總團總裝備實力超過一個德械整編師。
稅警總團采購的裝備有:歐立根防空機炮、維克斯兩棲戰車(1934年財政部購入時,使稅警總團成為唯一擁有坦克編制的部隊)、卡登·羅伊德”超輕型坦克、水冷式重機槍、山炮、迫擊炮,毛瑟M1932手槍,1924年式毛瑟步槍或比利時步騎槍等裝備。
直到盧溝橋事變爆發后,整裝的德械師也并非全部裝備德式步槍,更多是仿制的中正式步槍。
卡登·羅伊德”超輕型坦克
稅警總團裝備之豪華,在當時的中國武裝軍隊體系里,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當然,究其本質,稅警總團也是宋氏和蔣氏權力集團博弈而成的產物!
二、稅警總團的經費和待遇
前文說過,稅警總團的活動經費,主要是財政部掌握的鹽稅余款。那么,養活一支稅警總團究竟需要花費多少錢呢?
首先,關于稅警總團的組建總費用暫不可考,但是組建初期一次裝備費用就高達1000萬銀元,再加上人員開支和后續準備購置,大致估算在3000萬銀元以上。
然后,來看看稅警總團官兵的軍餉。普通士兵單月最高軍餉為20銀元,最低10銀元零五角(剛入伍時),中級軍官為50銀元以上,高級軍官上百銀元以上。
無論是軍官還是普通士兵,除開固定軍餉,每個月還有單獨的餐補,一般是5銀元,軍餉在每月1號由財政部直接發放,從不克扣和拖欠。
可以說,稅警總團的待遇比中央軍還好!
當然,想要成為稅警總團的一員,可并不容易,招募入伍標準甚至比中央軍還苛刻,而這也讓稅警總團的素質比其他軍隊高出一大截。
當時,普通稅警的招募年齡在18歲以上,30歲以下,身高1米8以上,需要品行端正,通讀書本和寫字,非幫會成員,無黃賭毒等不良嗜好,無任何染病史。
這些招募條件,現在看起來似乎很容易上岸。但是在混亂的民國時期,普通百姓吃飯都成問題,更別提接受文化教育了。
所以說,稅警總團無疑是當時中國新式軍隊的一個標桿!
三.戰場上的稅警總團
1932年淞滬抗戰爆發,宋子文下令稅警2團和3團歸第十九路軍指揮,在閘北地區打出組建后的第一槍,并參與了龍華機場保衛戰等戰斗,付出了全營殉國的代價。
淞滬抗戰結束后,宋子文深知日本對中國的嚴重威脅,主張抗日救國,并在公共場合多次呼吁,數次拒絕蔣氏提出的“增餉圍剿紅軍”意見。
后來,宋子文聯系張學良,和熱河省主席湯玉麟,準備將稅警總團從鄭州中轉調往華北前線,應對日寇南侵,但是卻被蔣氏認為圖謀不軌,遂派軍中止稅警總團行動,宋子文也被迫下職出國。
趁此機會,蔣氏直接吞并稅警總團,將黃埔系人才大量安排在總團內部,黃埔一期生黃杰擔任總團長,何應欽安排侄子何紹周擔任副總團長,并大肆排擠宋子文提拔的中高級軍官。
就這樣,稅警總團內部的指揮開始四分五裂,宋子文勢力被排擠在外,很快就消耗了總團的戰斗力。
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后,稅警總團第2支隊和日軍在蘇州河畔對戰,單日擊退日軍第3師團7次進攻,讓日軍對眼前的中國軍隊無不膽寒!
在戰斗中,第4團團長孫立人身先士卒,親率突擊隊在周家橋一線夜襲日軍,血戰兩周后,孫立人重傷倒地,被宋子文緊急送往香港治療。
后來,因為稅警總團在蘇州河一線損失過大,導致陣地已經出現缺口,便由其他中央軍接替作戰防務,稅警總團殘部撤退到武漢整編,后由孫立人重建總團,并參與武漢會戰。
1942年,稅警總團余部被改編為中國遠征軍新38師,開始入緬作戰,隨后在仁安羌一舉擊敗日軍2個聯隊,并解救了7000余名被困英軍,兇悍的戰斗力和德式武器,讓日軍誤以為是盟友德軍參戰了!
總結
縱觀稅警總團的一生,從剛組建時的意氣風發,到軍權易主后的四分五裂,再到抗日戰場的戰力覺醒,它的故事充滿了辛酸和血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