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單位在南京秦淮河西,但住在城東,朋友們則大都安家在河西。
和同事、朋友小聚,常常扯淡或摜蛋到地鐵最后一班,到站有時已是0點之后。洗洗睡之前,必定要看一遍朋友圈,不然總擔心錯過什么。這已成為我的一種生活儀式。
0點后的朋友圈,絕大多數歸于沉寂,所以我很快注意到一個例外。它的主人是一位心血管內科醫生。每次手術結束,走出醫院大門時,他習慣性地拍一張醫院大樓的夜景,發圈。別的配圖,還包括醫生護士專注救治病人,天書一樣的心臟血管造影圖,也有“續命”的咖啡……
除了0點左右下班,他的手術更多在凌晨兩三點鐘到5點多結束,我在早上七八點醒來時才會看到。今年1月1日05:54他發的那句“早安”,就令我一陣驚奇:怎么起得這么早?后來發現,他是剛剛走出手術室。
太辛苦了,這是“以命換命”啊。三四年前,我第一次聯系他,試圖做一期有關醫生的報道。他爽快答應,不過手術一場接著一場,最后還是爽約了。
又一個半夜時分,我又一次看到他的朋友圈更新。我忽發奇想,如果每天“連連看”他的朋友圈,不就是最忠實的記錄,最真實的故事么?
派生萬物AI生成
去除常規的“打卡”,我摘抄了幾條印象深刻的(均已獲得本人授權):
2024年12月31日 20:20:還有十五個病人沒有做,妥妥的在醫院跨年了,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2025年1月22日 23:31:常規打卡,這個時間還來手術的病人,不重不會來,今天做個了全套ROTA,IVL,CTO,IABP加全麻,齊了,一年忙到頭
2月13日 02:43:工作繼續,節日快樂
2月19日 01:12:從早到晚,咖啡換紅牛,三十個病人,還有七個了,速度
2月20日 01:58:比昨天早一小時
2月26日 20:18:病人太多,一頁排不下,手術繼續中
3月19日 02:32:打卡,常規,還有還在繼續辛苦工作的同事們
3月26日 02:32: 工作進行中,期待假期
4月11日 23:55:居然有一天可以十二點前結束手術,幸福啊
我的朋友圈里,多是任務式轉發,唯獨他的深夜打卡,是個另類的存在。雖然通常只有寥寥數語,卻常常讓人腦補出一個個感人也讓人揪心的場景。
我們總習慣在生活里尋找深刻的哲理與宏大的敘事,卻容易忘了那些藏在0點后朋友圈里的瑣碎日常。
心血管內科醫生朋友的動態,如點點星光,照亮了很多生命的至暗時刻。這一份堅守,在時間的長河里或許只是平淡無奇的水滴,卻又是振聾發聵的生命禮贊。它讓人知曉,我們的歲月靜好背后,總有人在漫漫長夜里負重,在黎明的曙光中托舉。
我的這位醫生朋友是一名主任醫師,從事心臟病介入治療20年。他的名字和微信名中都有一個“松”字,也人如其名,二十載如一棵勁松扎根手術臺,用導管在心臟褶皺處寫下無聲誓言。
看到他最新那條朋友圈,那句“幸福啊”讓我心頭一酸。原來醫者的幸福時刻,是手術燈熄滅的瞬間,是監護儀波形歸于平穩的剎那,是終于能在0點之前對這座城市道一聲——晚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