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這個神圣的殿堂里,教師一直被尊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可最近,北京理工大學卻出了這么一位“工程師”,不過他“制造”的不是靈魂,而是生活作風偏航的風波。教育本是雕琢靈魂的工坊,可總有些“匠人”偏要在象牙塔里喝泥巴。北京理工大學宮教授的“杰作”,便是用權柄作鏟、欲望作漿,生生在學術凈土上砌出一堵“師腐墻”。
2025年暮春,一則舉報如驚雷劈開教育界的遮羞布。男學生常某強手持百頁PPT,實名揭發男性導師宮某——這位頭頂“副院長”“博導”光環的人民教師,竟將實驗室打造成權色交易的暗室。泄研究生面試題如散傳單,性侵似點外賣,科研經費成了私人金庫,師德準則成了廢紙一張。北理工連夜成立調查組,24小時內將宮某從黨籍到教職扒了個精光,效率堪比“學術界的閃電戰”。
據稱,北京理工大學通報稱,經調查,舉報屬實,宮某師德失范行為屬實,嚴重違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嚴重違反黨規黨紀、校規校紀。經研究決定,給予宮某開除黨籍處分,免除行政職務,撤消其教授職稱,取消研究生指導教師資格,撤消北京理工大學教師崗位任職資格,解除聘用關系。同時,報請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撤銷其教師資格。可這出鬧劇,不過是教育江湖里又一顆硌牙的砂礫。
回溯歷史,師道尊嚴本如泰山北斗。孔夫子周游列國,弟子三千,講究的是“其身正,不令而行”;韓愈著《師說》,鏗鏘寫下“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而今某些“名師”卻把“傳道”變“傳銷”,“授業”成“狩獵場”,“解惑”改“解褲帶”。宮某這類“學閥”,手握論文生死簿,兜揣經費印鈔機,早把師生關系異化成“主仆契約”——學生就是他眼中的韭菜,學術只不過是幌子,道德只是擺設和面紗,活脫脫上演了一出現代版《官場現形記》。
究其根源,制度籬笆的窟窿比學術論文的注水更觸目驚心。導師權力如脫韁野馬:招生是“點妃”,經費是“私產”,畢業證是“人質”。某些高校的監督機制形同虛設——師德承諾書簽得龍飛鳳舞,舉報箱銹得打不開,學生維權時才發現投訴流程比證明“哥德巴赫猜想”還復雜。更諷刺的是,此次事件全靠百頁PPT引爆輿論,若沒有這“學術界的朝陽群眾”,宮某們恐怕還在實驗室里當“土皇帝”。 當然,還得感謝互聯網,若在以前,這樣的投訴仍可能石沉大海。
防范之道,當以鐵律鑄劍、陽光為盾。北大編制《教師手冊》如同“學術戒尺”,廈門大學建立師德檔案堪比“職業生死簿”,重慶大學構建多方監督體系更是織就“天羅地網”。但比制度更迫切的,是重樹“師道敬畏”:讓導師資格遴選嚴過公務員政審,讓師德考核硬過SCI指標,讓性騷擾舉報通道快過論文投稿系統。不妨學學古人“程門立雪”的虔誠,也學學現代企業“360度考評”的狠辣——既要給教師戴上“緊箍咒”,也要給學生發“降魔杵”。
教育圣殿的裂縫,終究要靠真金烈火來修補。當宮某們的黨徽被摘下的瞬間,我們聽見的不僅是某個“學閥”的崩塌,更是整個師道尊嚴的重建之音。只是不知這聲音,能否驚醒那些還在實驗室里數鈔票、在辦公室玩權術的“泥瓦匠”們?畢竟,象牙塔可以重建,但被泥巴糊住的學生心靈,又該用多少張PPT才能擦凈?最后,明戈以一首打油詩《師蠹嘆》記之:
杏壇尊匠手,偏筑穢塵窩。
題泄龍門外,魂銷斷袖歌。
檄文驚夜網,鐵腕肅風疴。
莫道衣冠正,人心照腐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