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地處江北,為何骨子里盡是江南的氣息?
這一定離不開那條古老的濠河。
南通城建于后周顯德五年(958年),作為護城河,“半是天然、半是人工”的濠河與這座城市同時形成。迂回激蕩的濠河環抱著老城區,清晰勾勒出這座城市“寶葫蘆”似的格局,形成“水抱城、城擁水,城水一體”的獨特風貌。
南通城區呈倒置的葫蘆形狀
千余年來,南通的護城河一直沿用古稱叫作“濠河”,這在全國獨此一處。濠河是古的,河流兩岸坐落著的,則是一座座宋風明式的古建筑:
為宋代遺構的天寧寺大殿,為我們保留下宋代早期建筑形制的特征;太平興國教寺大殿里的月梁作琴面,宋風猶存;獨具風采的光孝塔,將南通城的每一個四季守望……
左:南通天寧寺大殿及其宋代纏枝紋柱礎
右:天寧寺大殿獨特的瓜棱柱櫍一體 圖源/朱宇暉
水城風韻間,南通的古就已夠迷人,但它似乎還嫌不夠。于是我們還能看到,身為南通人的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曾帶領它走上“中國近代第一城”的道路。 張謇 創辦的中國第一座公共博物館——南通博物苑, “館園一體,中西結合” , 正和悠悠河水相得益彰。
南通博物苑濠南別業 圖源/南通博物苑
南通博物苑鎮苑之寶——越窯青瓷皮囊式壺 江蘇省二十四件國寶之一,越窯青瓷中皮囊式壺的孤品
圖源/南通博物苑
城在水中坐,人在畫中游——這是詩人對南通韻味的精妙概括。然而除了濠河,南通還擁有浩浩長江,如五顆翡翠鑲嵌在長江之畔的便是“五山”。居中的狼山是“中國佛教八小名山”之首,山上廣教寺里凌霄秀出的支云塔,成為南通的璀璨地標。
狼山廣教寺 圖源/崇川文旅
南通留有如此多珍寶,得益于其沒有被太平天國戰火洗劫。位于南通西北六十公里處的如皋古城,也擁有此幸運。
如皋形似古錢又如玉帶的內外城河,國內少見,因此被著名園林大師陳從周譽為“雙環城”。城內古跡頗多,無論是千年古剎定慧禪寺,還是“天下名園”水繪園,都別有風致。
定慧禪寺 圖源/如皋發布 攝影/李漪程
水繪園 圖源/水繪園風景區
南通和如皋,無疑都是江南遺珍,而它們之所以常被忽略,是因少有能夠發現它們的慧眼和讀懂它們的知音,萬幸,我們遇上了朱宇暉老師!
朱宇暉老師對建筑空間有著極為精妙的理解:
首先要保證的是橫向線條的邏輯。通過開朗簡練的疊山理水手法,保證山水的橫向延展,適度的頓挫。加之水面、平橋、建筑橫檐等水平線條的反復的提示,暗示空間水平敘事的格局。
朱宇暉老師在央視《百家講壇.消失的宮殿》和《傳世古建.拙政園》節目
他這樣描述南通和如皋:
南通、如皋都處于宋明江南之濱江向海的外圍,因為長期未居核心,營造流風所及,往往偏晚,但早期木構遺跡反能夠層累長存——宋風濃郁的南通天寧寺、明構南通太平興國教寺、狼山廣教禪寺、南通府文廟、南通府城隍廟,如皋定慧寺、雨香庵……多能以較完整的明式木構群落之態呈現于城市內外,仿佛遺珠累累,迥異于他地之零落不整,令人稱艷。
而南通城內之馮旗桿巷、關帝廟巷、丁古角明代民居群落亦往往能連片呈現,如皋城南名聞遐邇的冒家巷更是重院深邃、一徑幽長。文采風流的如皋水繪園、踞江瞰海的南通狼山、縈繞城市如夢境開合的濠河,更能為蒼古的南通州寺院民居群落增添秀野之色——一如四百年前,冒辟疆與董小宛旖旎如夢的愛情故事曾經賦予這座城市的樣子。”
南通府文廟大成殿 圖源/朱宇暉
那些難以描述的美好、隱藏在細微處的設計、不為人所察覺的精巧,在朱老師有情調懂審美的點播之下,即刻變換了一番面貌出現在我們身邊,正如朱老師經常說的一句話:
我們看的不是建筑,而是一種生命狀態!
往期游學掠影 · 朱老師總是飽含激情的講述!
除了南通和如皋,我們此行還將去到常州:“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正如朱宇暉老師所言,是“明清豪宅多種樣貌的集聚”;典型的江南文人園林近園,幫助我們從典雅的人居環境中感悟文人們的精神內核。
古運河在青果巷旁流過 圖源/常州日報
近園 圖源/江蘇學習平臺
5月1日-4日,避開人潮,和朱宇暉老師一起反向下江南賞春色,行走南通、如皋和常州,尋覓那些被低估的江南小城遺構,遨游中國文人的精神空間。
朱宇暉
同濟大學建筑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東方建筑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建筑學會史學分會常務理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中心(奈良)訪問學者、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訪問學者、央視《百家講壇.消失的宮殿》和《傳世古建.拙政園》節目、東方衛視《今晚我們說建筑》、安徽衛視《閃耀安徽》等節目主講人,長期深耕中國傳統園林史、建筑史研究,有關明末清初江南地域造園風格譜系的研究居于國內領先位置。此外并積極探索“新中國風”建筑與園林的設計創作,上海衡山賓館花園設計、深圳龍崗區委黨校鶴圃設計、揚州“廣陵有鹽”歷史街區保護與再生、無錫惠山古鎮保護與更新規劃設計、泰興三館(博物館、城市規劃館、名人館)建筑與環境設計、浙江佛堂古鎮保護與再生設計、上海漕溪公園改造提升均建成或在建,獲得各方好評。
名師研學,和最懂江南的朱宇暉老師同行
特邀同濟大學建筑系副教授朱宇暉老師全程帶隊,朱老師是合作多次的超高人氣名師!作為“建筑意”的傳承發揚人,建筑藝術美學學者,現代中國園林之父陳從周先生的再傳弟子,朱宇暉老師講解風格如詩如畫、渾然天成,建筑專業知識,無不信手拈來,游刃有余。同時不乏幽默風趣、并充滿現實關懷。是一位寧靜謙和而又執著偏激的當代名士。并且每次游學中都會堅持手繪結構圖來輔助講解,真正做到既能讓你聽懂,又能讓你精進!
晉東南、江蘇、浙江、福建.......每一次游學都有豐富的圖示手繪教學
攀高塔之上、游古橋岸邊、訪民居深處......朱老師每一次游學都能把我們充分代入歷史的情境之中,感受驚喜!
那些被低估的江南小城遺構
因未曾遭遇戰火洗劫,南通地區較好的保存了大量明清建筑遺構,我們得以在如今走進宋風猶存的天寧寺大殿,走進府文廟明代大殿,欣賞梁柱間精美的彩繪藝術。尋仿造型各異,特色鮮明“南通三塔”,探秘低調至“近乎成園”的近園春色...一磚一瓦皆是江南建筑史的活態見證。
不止古建,走進中國文人的精神空間
從青果巷走出的百位名士,周有光故居書卷氣猶存,蘇東坡終老地藤花舊館藏宋韻風骨。沿著街巷石板路,感受“江南名士第一巷”的文脈余溫。 在冒辟疆歸隱的水繪園“以樓帶園”的布局暗含遺世獨立之志,這里不僅是園林,更是明朝遺民們最后一片精神樂土。
五一避開人流,反向下江南賞春色
雖被戲稱為“文旅荒漠”,南通如皋卻因此保留了一份純真的江南小城的恬靜悠然,趁著春意剛好,我們慢下來,一起去看水繪園的玉蘭,張謇親自栽種的紫藤花,濠河上綠柳成蔭,常州的海棠花會也悄然拉開帷幕,避開人流,小城春色盡收眼底。用不一樣的方式重新打開江南。
特別提示:
1、行程內需要大量站立或行走學習,請穿著舒適的運動鞋或休閑鞋;
2、 如遇天氣、交通管制或部分景點關閉等情況的影響,會對行程內容或者順序作一定調整,謝謝理解。
時 間:5月1日-5月4日
集 合 地:江蘇 · 南通
解 散 地:江蘇 · 常州
原 價:7280元/人
組 團 價:7180元/人(2人及以上報名可享)
早 鳥 價:6980元/人(立減300/人!4月5日前報名可享)
*大小同價,參團年齡建議10-70歲之間;
*8人成行,20人封團(如有單房差或向上浮動1人,如果未成團將全額退款)
*報名人數達到上限將停止招募,名額有限,請盡快報名!
*報名需二次確認。請不要購買高鐵/機票大交通,待客服通知成行后再安排購買。
南通
★南通博物苑
位于市區東南濠河之畔的南通博物苑,始建于1905年,是中國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創辦的中國第一座博物館,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被列為國保。
南通博物苑現存的早期主要建筑有南館、中館、北館,構成博物苑的主軸線。中軸東西兩側分布著國秀壇、荷花池、藤東水榭、謙亭、相禽閣等園林建筑設施,廣植名木花草,飼養少量動物,實現了現代博物館與傳統園林苑囿的完美結合。
圖源 /南通博 物苑、南通日報
館藏文物逾5萬件/套,藏品頗具地方特色,如海安青墩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玉器和骨角器,以及漢代的煎鹽工具盤鐵,1973年南通市出土的晚唐青瓷皮囊式壺等。
上:葫蘆式印香爐 下:霽紅釉太極洗
圖源/南通博物苑
★太平興國教寺大殿
太平興國教寺又稱東寺,其大殿始建于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重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建筑宏偉,為九檁歇山式大型建筑,留有宋代遺風。
圖源/史志通
★天寧寺
國保天寧寺,始建于唐咸通四年(863年),曾被奉為通州九大寺之首,有“一州偉觀”之譽。
寺中的大雄寶殿為宋代遺構,大殿內包鑲法瓜楞柱全國罕見。瓜楞柱的形式在太平興國教寺內也有保留,是南通寺廟建筑的一大特色。
天寧寺大殿 圖源/朱宇暉
寺里的光孝塔是南通三塔中最古老的一位,始建于唐朝,有“未有城,先有塔,前人就塔建城”之說。塔為五級八面 磚木塔,塔身頎長,展現著玲瓏挺秀的姿態。
光孝塔 圖源/南通文化創研中心 攝影/半夏
★城隍廟
南通城隍廟始建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千年來屢加修飾,長盛不衰,是南通最具影響力的道教廟宇。廟前林茂竹翠、幽雅秀麗;廟西濠河波光粼粼、撩動人心。
廟中正殿約建于明前期,為廡殿式大型建筑,甬道和廊廡保持了明代基礎,木構件多雕刻紋飾,給人以莊重之感。
圖源/崇川文旅
★府文廟
已有一千余年歷史的南通府文廟,展現著南通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蘊。廟內大成殿為明代結構,重檐九脊廡殿式建筑,殿內梁架上有精美的清代旋子彩畫,月臺下挺立著三株生機盎然的粗壯古銀杏。
圖源/飛鳥寺文管所
★狼山廣教寺
國保狼山廣教寺位于南通城南長江邊,是“中國佛教八小名山”之首,一寺兩供,供奉大勢至菩薩和大圣菩薩。
如今廣教寺分上下兩部分,上寺稱“支云塔院”,下寺稱“紫瑯禪院”,倚山而建的宋、元、明、清古建筑,從山下到山頂,層層疊疊,氣宇軒昂,蔚為壯觀。
圖源/飛鳥寺文管所
上寺大殿法乳堂,殿內墻上有范曾手繪十八高僧畫像,“十指成林”匾額為鄭板橋手書。
下寺聳立著南通三塔之一的支云塔,是狼山最高建筑,始建于唐,復建于宋。支云塔的塔尖、南通的南城門江山門和城中心的譙樓三點成線,形成南通的風水門戶,謂之:山海擁金蓮,乾坤落天柱,是南通特有的風水和景觀。
圖源/飛鳥寺文管所
如皋
★水繪園
水繪園位于如皋城東北隅,始建于明萬歷年間,是冒辟疆和董小宛棲隱之地。冒辟疆在營建中采取水圩式民居的做法,不設圍墻,而是環以碧水,物影相隨,自然形成了一幅優美的畫圖。
圖源/水繪園風景區
整座園林以壹默齋為中心進行建筑布局,鏡閣、因樹樓、枕煙亭等陪襯烘托,建筑布局符合“主次分明”的傳統園林布局。建筑內部裝修考究,融詩、文、琴、棋、書、畫、博古、曲藝等于一園,文化內涵濃郁。
水繪園是我國江南園林的孤本代表,陳從周先生稱譽“水繪園乃天下名園”。天下巨公名士曾于此會集,錢謙益、吳偉業、王士禎、孔尚任、陳維崧、戴本孝等都曾觴詠其中。
圖源/水繪園風景區
★定慧禪寺
位于如皋城東南的定慧寺, 始建于隋開皇十一年(591年), 是南通市境內最早的佛教廟宇,留存有 明萬歷年間重建的大殿及金剛殿。
定慧寺山門朝北,且北有玉帶河,南有護城濠河,西有玉蓮池,東有放生池,構成了“水環寺”的建筑格局。
圖源/朱宇暉
圖源/江南佛教文化研究學會
常州
★青果巷
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是常州市區保存最為完好、最負盛名的古街巷,也是常州整體歷史風貌的精華所在,被譽為“江南名士第一巷”,分布著眾多名人故居。明朝時,唐家建的“唐氏八宅”,盛極一時。
現為唐荊川紀念館的貞和堂,是唐氏八宅中的主宅,也是唐家最早的宅邸,還是青果巷中保存最完整、規格最高、氣勢最恢弘的古建筑。它氣勢之雄偉、設計之精巧、工藝之精細,體現了中國明清時期民居建筑的獨特風格。
貞和堂 圖源/水韻江蘇
建于清朝的惲鴻儀故居,用料講究,做工精巧,所有廳堂檐廊地面鋪滿方形羅磚或長方形青磚,天井地面鋪滿石板,環境清幽,凸顯豪門氣派。
惲鴻儀故居 圖源/常州青果巷
★近園
近園于 康熙十一年(1672年)初步建成,是常州現存建造最早且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典園林。園中亭、臺、樓、榭大多圍著池水安置,形成了“中有大池、池中一島、池周建筑”的獨特格局。
近園作為一個典型的江南文人園林,歷經三百多年傳承,以其明末之遺韻、謹嚴之結構、豐富之碑刻、精巧之構件,加上深厚的人文積淀,因其人文性、藝術性和典型性一直保留至今,成為具有明末清初古典園林風格的寶貴實例。
圖源/黑敀
游學詳情
費用包含
1.交通:行程內全程空調旅游巴士 (集合日不含交通車)
2.住宿:3晚當地高標準酒店住宿(默認標間,如需單房請聯系客服小藝補單房差)
3.餐飲:3頓自助早餐+5頓豐盛特色正餐+全程礦泉水
4.導服:專業講師隨行講課+文化領隊貼心服務+專職司機
5.門票:行程內所有景點門票費用
6.設備:無線藍牙講解器
7.保險:高額旅行出行保險
費用不含
1.各地往返游學地的大交通費用
2.因個人原因產生的其他消費
3.單房差費用。
*單房差說明:默認標間(1間房2個人),如需單獨一間房,聯系客服補單房差即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