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親手發動的關稅戰不僅沒有對中國的經濟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反而還將美國的經濟攪得天翻地覆,在這樣的情況下,民主黨人立即抓住了特朗普的把柄,對其展開瘋狂的攻擊,甚至就連79歲的民主黨籍前總統克林頓都公開站了出來批評特朗普。
其實,特朗普已經對現實做出了妥協,從特朗普的舉動來看他已經對華連退了兩步,而特朗普的窘境也讓全世界明白了一個道理:美國必須要與中國共存,而且未來美國也必須找到和中方的合適相處方式。
由于特朗普對中國的輸美產品加征了高額關稅,美國市場上的各類基礎工業品價格飛漲,對于這樣的情況,無論是消費者還是商家都感到十分無奈。
一些美國商家甚至還特意在小票上注明了“由于關稅額外產生的費用”,毫不夸張地說,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不僅沒有擾亂中國的經濟,反而重創了美國社會里每一個中低收入的家庭。
除此之外,由于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嚴重影響到了中美之間的正常貿易,許多原本靠著中美跨國貿易維持生活的普通美國人,也隨時面臨著失業的風險。
面對無比焦灼的形勢,特朗普不得不對華連退兩步,首先,以特朗普為首的美國政府宣布將智能手機、電腦等高新科技產品納入“豁免清單”,而后特朗普又暗示,他將會考慮降低對中國輸美產品加征的關稅。
但由于特朗普的政治信譽實在是太差了,即便是特朗普已經明確對中國做出了讓步的動作,人們依舊對特朗普未來的對華政策充滿了擔憂,一旦未來特朗普對中國“翻臉不認人”,到頭來吃虧的還是普通的美國民眾。
眼看著特朗普將美國社會攪得不得安寧,民主黨的政客們便立即抓住特朗普的把柄對其展開了攻擊和批判,比如,加利福尼亞州的州長加文.紐森就表示要將特朗普政府告上法庭,曾在拜登政府任職的杰克.沙利文也站出來公開批評了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
沙利文表示,當今的美國必須認識到一點:中國并不是蘇聯,未來中美兩個大國將會長期共存,所以,中美雙方應該盡量避免沖突并積極尋找相互合作的機會。
更讓人們沒有想到的是,拜登、奧巴馬和克林頓這三位民主黨籍的前總統都站出來對特朗普發出了批評的聲音,其中,“前總統”克林頓在批評特朗普時發表的言論格外引人關注。
要知道,美國馬上就將迎來建國250周年的歷史性時刻,但79歲的克林頓卻在這個時候直接指出:“如果我們的生活被與我們意見不一的人的企圖所支配,那么我們實現更加完美聯邦的250年歷程將面臨風險。”
克林頓雖然沒有在說話的時候直接點特朗普的名字,但他顯然是用這番話向白宮發出了警告的信號,如果特朗普繼續照著他所制定的計劃推行各項政策,美國將會因為特朗普的所作所為陷入危險的境地之中。
不過,民主黨人集體抨擊特朗普的動作本質上依然是在為民主黨自己拉取政治選票,如果民主黨人真的有意要同中國緩和關系,那在拜登執政的4年當中,美國政府就不會在某些問題上對中國表現得那么傲慢和咄咄逼人了。
雖然民主黨和共和黨在反華的大方向上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分歧,但特朗普當下的所作所為,顯然還是太過分了,如果特朗普和他的幕僚還要繼續固執地推行現在的這一套策略,特朗普的總統寶座能不能保住恐怕都是一個問題。
特朗普在政治和經濟上陷入窘境的事實也向全世界說明了一個道理:中國和美國必須要在未來實現共存,兩國也必須要妥善處理外交關系,并學會和對方相處。
中國其實早就已經無數次對美國政府闡明了我方的立場:太平洋足夠大,完全能夠容納得下中美兩個大國,中國也不想將太平洋變成新的“鐵幕”,并與美國展開一場新的“冷戰”。
正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如今中美之間的困局完全就是特朗普和某些美國政客一手造成的,打開交流之門的鑰匙也始終掌握在美國的手中,無論未來的美國要對中國做出什么樣的姿態,中國都必將會以自己的方式對其進行妥善的回應,如何情況我們都有應對的方法,未來中美關系到底走向何方,就看美方自己的選擇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