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拐19年的陳楊梅,終于認(rèn)親回家了。
4月21日,陳家的院子里擠滿了人。
一隊尋親的媽媽們手牽手,拉著陳楊梅走進(jìn)門,那一刻,很多人都沒忍住淚目,為陳楊梅高興,也為他父母19年尋女有了結(jié)果而欣慰。
陳楊梅跟姐姐長得很像,比姐姐更白皙圓潤些,眼神透露出純真。
01
站在臺上,她大方地喊“爸爸”“媽媽”,父母早就濕了眼眶。
用父親的話說,他這么多年堅持尋找女兒,就想告訴女兒,父母沒有不要你,你是父母最愛的寶貝。
說起陳楊梅的失蹤,陳父到現(xiàn)在都心緒難平。
那天,他帶著3歲的女兒在昆明新南站的廣場玩,只一轉(zhuǎn)眼的功夫,女兒就不見了。
當(dāng)時,他急得嗓子都嘶啞了,大聲呼喊著女兒的名字,可茫茫人海,到哪里去尋找啊?
小楊梅的丟失,成為父母心里過不去的坎,即便后來又生了女兒和兒子,他們還是沒有放下小楊梅。
為了尋找女兒,他變賣家產(chǎn),買下一輛二手面包車,車?yán)锶麧M被子、臘肉和鍋碗瓢盆,吃住全在車上。
19年間,他跑遍全國,車胎磨平了兩臺車,走了不低于100萬公里的路程,路上不舍得花費,吃住都擠在車?yán)铩?/p>
問題來了,他是家里的頂梁柱,靠什么謀生?
陳父坦言,他買了一套做棉花糖的機器,就放在車上,看到人多的地方就做棉花糖,掙不到多少錢,也能維持生活。
02
因為他一直做棉花糖,也被稱作“棉花糖爸爸”。
在采訪的時候,有人問他:“你都有兒子了,也有幾個女兒,為什么還要尋找她?”
陳父回答:“我有別的孩子,小楊梅也是我的寶貝,就算走再遠(yuǎn)的路,也要找到她,要是找不回來,我活著有什么意義?”
讓人激動的是,小楊梅在上戶口采血時,DNA比對成功,得到消息的陳父,直接落淚。
問題來了,為什么小楊梅成年了才上戶口?
據(jù)她自己透露,小楊梅在養(yǎng)家有個哥哥,兩人都沒有戶口。
從小,養(yǎng)父母對她還不錯,沒有打過她,就算犯了錯,挨打的也是哥哥。
讀書的時候,小楊梅一直上的私立學(xué)校,對戶口的要求也不嚴(yán),就這樣讀到了中學(xué)畢業(yè)。
從學(xué)校出來后,小楊梅出去打工,她雖然沒什么文憑,但腦子很聰明。
憑借自己的努力,她從一個小小的打工妹,做到了某品牌40多家門店的片區(qū)督導(dǎo)。
不上班的時候,她喜歡看書,也會自學(xué)一些管理方面的課程,并且考了行業(yè)認(rèn)證。
回家后,她還陪著姐姐去買了衣服,姐姐穿上后格外好看,直夸她眼光好。
03
有時候她也有疑問,為什么自己沒有戶口呢?
養(yǎng)父母的解釋是,她是領(lǐng)養(yǎng)的孩子,辦戶口不太方便,跑了8次都沒辦成。
在這次她辦戶口的時候,養(yǎng)父還特意拿了陳父尋女的視頻,給小楊梅看,說:“你會不會是他家的女兒?”
看似不經(jīng)意的動作,卻讓網(wǎng)友看出了端倪。
有網(wǎng)友坦言:“估計養(yǎng)父早就知道小楊梅的身世,這次上戶口是瞞不過去了,就給自己留了個退路。”
不管養(yǎng)家到底怎么回事,陳父的態(tài)度很友善,他表示不想追究養(yǎng)家了。
原因很簡單,養(yǎng)家對小楊梅不錯,他不能讓小楊梅夾在中間兩頭為難。
多年尋女,陳父的家庭條件一般,一家人都租房子住,屋子很雜亂。
害怕女兒嫌棄,他在女兒回家前,特意提前租了一個大房子,給女兒布置了一個房間。
結(jié)果小楊梅心態(tài)非常好,稱不會在意父母的經(jīng)濟條件,自己已經(jīng)成年,一切都要靠自己。
陳父終于放下了心,也把租房子的事情告訴了小楊梅,父女都笑了。
看得出來,小楊梅非常有能力,也很有涵養(yǎng),她理解父母的不容易,也努力回饋著父母情緒價值,看了真是讓人感動。
為什么要寫這件事?
在尋親家庭中,大部分都是尋找兒子,陳父是極少堅持尋找女兒的人,他用行動證明了什么叫兒女平等,就沖這一點,也要為陳父的格局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