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改了口風,說自己會在一個月內跟中國達成協議。再想想他之前還放話說不會再加關稅,甚至可能會降低關稅。
綜合起來看,特朗普似乎是在暗示,想通過降低對華關稅,換取中美經貿關系的重新啟動。
看美國最近的這些表現,感覺像是特朗普政府開始“服軟”了,但其實不是真正的妥協。
特朗普主動提談判,不是認輸,而是因為內外壓力太大,才不得不換個策略應對。
說白了,要是沒有這些壓力,美國估計還是會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根本不會考慮低頭。
不過,特朗普并沒有說中美現在到底是怎么接觸的,也沒提到具體的層級和內容。
而路透社引用消息人士的話稱,目前中美之間幾乎沒有進行過能夠達成協議的高層對話。
對于特朗普放話可能降低關稅、還說中美可能達成協議,路透社覺得這可能意味著中美之間的關稅大戰快要畫上句號了,可實際情況真的如此嗎?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特朗普推行的“對等關稅”政策才實行不到一個月,就已經讓美國自己吃不消了,不得不開始找其他辦法,想趕緊結束這場關稅戰。
畢竟,美國惹的不只是中國,還有一百八十多個貿易伙伴。這些國家不僅不愿意跟著美國的節奏,反而繼續跟中國加強合作。
這也說明,中國的反擊已經起了效果,特朗普政府靠“關稅大棒”壓人,根本達不到他們想要的結果。
而特朗普也為此付出了代價,共和黨內部的一份民調顯示,如果繼續維持高關稅,特朗普在關鍵搖擺州的支持率可能會直接掉15%以上,甚至會變成負值。
這也不奇怪,畢竟美國普通家庭每年因為關稅要多花好幾千美元,誰愿意掏自己的錢去給特朗普的“政治表演”買單?
當初選民選他,是因為對民主黨已經忍無可忍了,可他上臺還沒滿100天,大家就已經被他的關稅戰折騰得夠嗆了。
同時在4月19日,前總統克林頓現身紐約參加一個公共事務論壇,他在現場留下了一句話:“有時候,承認錯誤也是一種智慧。”
雖然沒直接說是誰,但臺下的人心里都清楚他在點特朗普。
除了79歲的克林頓,奧巴馬和拜登這兩位前總統也都曾在公開場合批評特朗普。
說實話,雖然他們仨都是民主黨人,但幾位前總統聯手懟現任總統,這在美國兩百多年的歷史上還是頭一回。
有專家說,在美國,前總統公開批評現任政府這種事其實挺少見的。
現在倒好,三位前總統站在同一條戰線上,一起懟特朗普,這種場面真是少有,甚至不光是這些政客看不下去,美國老百姓也忍不了了。
當地時間19日,美國又爆發了一波大規模抗議示威,這次規模比月初的還大,超過500萬人走上街頭,對特朗普政府表達不滿。
俗話說得好,“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寸步難行。”特朗普的瞎折騰,最終還是讓他自己吃了個大苦果。
他嘴上一直嚷嚷什么“中國慌了”“中國也想趕緊談協議”,可到底是誰急著接中國電話,他自己心知肚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