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上有一個很奇特的現象:幾乎所有的校長、領導都早早評上了高級職稱。盡管校長們都不上課,但照樣可以以教師的身份評職稱。而一線老師呢,辛辛苦苦常年奮戰在一線,很多照樣評不上職稱。其實這一切都是源于教師職稱和工資掛鉤。
人性都是自私的,當面對名利時,沒有任何人可以坦然和拒絕。而職稱作為老師們提升待遇的唯一途徑,自然是香餑餑,人人都想早早評上。正因為如此,我們的校長領導都早早就評上了高級,享受著至高無上的榮譽和待遇。
可以說,只要職稱和工資掛鉤,高級職稱永遠是領導的盤中餐,一線老師根本無法和他們競爭。
第一:各種榮譽證書的評選領導具有決定權,一般老師根本無法與其競爭。
評職稱不僅看老師平時的教學水平和業績,更看老師獲得的各種榮譽和證書。但我們也知道,榮譽和證書的獲得并不是干得越好就會給你的。
看看每個單位,先進個人和模范的評選并不公平公正,很多時候,老師們根本不知道就評選出來的。是誰評選的呢?其實就是學校的校長和領導們。所以作為領導,如果自己評職稱缺少哪個證書,他們又怎么不會優先考慮自己呢?看看每年教師節表彰的那些人,很多都是單位的校長和領導。
作為領導,證書多、榮譽多,在評職稱時自然積分最高,評上的可能性也最大!
第二:學校的職稱評審政策基本都是領導制定的,肯定會優先照顧自己。
我們國家職稱評審并沒有非常嚴格的標準,具體到每個學校標準都不太一樣,為什么會如此?其實就是各單位領導對職稱政策的解讀不一樣。
有的單位會要求不是班主任的不能評;有的單位會要求教學成績倒數第一的不能評。總之,各校都有自己的一套職稱評審方法。但在具體制定的時候,其實也是領導們集體商議的,大多數老師并沒有話語權。
領導商議的決定,不可能不考慮自己。所以很多學校在積分的制定上,校長都是最高的,然后是副校長,然后是各中層主任、副主任,最后才是班主任和一線老師?;旧虾凸俾毜拇笮∮嘘P。只可憐了那些默默無聞沒有一官半職的一線老師,積分最低,自然也不可能競爭過別人。
職稱和工資掛鉤,就是變相個領導送福利。
目前,中小學職稱設置的越來越高,甚至允許中小學老師評正高職稱了,看似為了廣大老師們,給老師們一個提升待遇的途徑,但內行人都明白,這就是給校長和領導們的福利。
很簡單,作為一線老師根本不可能評上正高,很多連副高也不可能評上,因為人家要求的證書、課題一線老師根本沒有機會獲得。如果職稱僅僅是榮譽,領導們可能還會給一線老師一點機會,但是現在職稱和工資掛鉤,校長們又怎么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呢?只可能更加變本加厲的搞職稱腐敗,在名利面前,誰都有貪的邪念,何況人家有這樣的機會和權利!
職稱是對一個老師教學能力和業績的認可,本身就應該是一種榮譽。而教師待遇牽涉到很多方面,比如工作量、工作內容、學生和家長的認可等等,但現在就靠職稱來提升老師的工資,這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不公平的。當校長和一線老師一起競爭職稱,一線老師還有什么希望呢?所以現在的教育上官僚習氣濃厚,人人都想當官,都想凌駕于一線老師之上!可以說職稱不改革,一線老師永遠沒有希望!
大家對此怎么看?也分享一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