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起云龍山疊翠蒼茫,北至黃河故道波光瀲滟,徐州古城的中軸線上蜿蜒著一條3.5公里的城市年輪——“彭城七里”。從新石器時期的陶片獸骨,到明清時期的青石磚瓦,行走其間,彭城5000多年的歷史盡在眼前。回憶歷史的滄桑演變,體會先民的人間煙火。
徐州廣電系列報道《行走七里,對話千年》今天推出第六期,一起探訪云東一道街人行步道及文脈南段景觀改造工程。
往期鏈接:
彭城七里是徐州的歷史文脈軸
更是一張城市金名片
眼下, 位于彭城七里南端的
云東一道街人行步道及文脈南段
景觀改造工程
已經(jīng)進入收尾階段
即將以全新 的面貌與市民見面
云東一道街位于云龍山東麓,是徐州南下之咽喉地帶,它的歷史由來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初。相傳徐州人出南門過戶部山到剪子股,剪子股分東西兩股南下,在云龍山東麓形成兩條路,便形成了云東一道街與云東二道街。整條街道沿云龍山東坡曲折而行,因地勢較高,古時在此處可以眺望黃河故道。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在此逗留,舊時稱為“御橋口”。云東一道街在1958年命名,建國后經(jīng)過開拓修整成為雙向車道。該街道上有許多古跡和景點,如興化禪寺、代筆亭、關(guān)羽馬蹄印、利濟亭以及眾多文人墨客留下的詩句,這些都見證了徐州的歷史變遷。
云東一道街更新設(shè)計是在尊重原生山林條件下,科學(xué)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配建生態(tài)容量與景觀允許的歷史文脈服務(wù)設(shè)施。本案立足于探索基地的地脈特征,在挖掘和提煉彭城歷史文脈的同時,利用古典園林手法營造山林自然野趣的環(huán)境景觀。以尊重、利用為前提,創(chuàng)新、發(fā)展為目標,刻畫獨具韻味的歷史街道形象,營造豐富多樣的城市開放文化休閑空間。
云龍山東門及示范段
云龍山東門牌坊建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在這次更新中修舊如舊,對建筑采用保護性修復(fù)手法。在更新中取消牌坊兩側(cè)圍墻,將山林顯露于城市之中,打破城市與自然的隔閡。利用古典園林疊石造景手法處理山林與街道的高差關(guān)系,疊石之中栽植適宜山林的植被,營造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園林意境。
沿著山下人行步道往南,可以觀賞到“東坡梅林”。蘇軾在任徐州知州時于云龍山下種植梅林,與好友賞梅吟詩。因蘇軾酷愛梅花,視其為高潔堅韌的化身,他多次以梅自喻,借梅的傲骨抒發(fā)貶謫中的不屈,以梅的凌寒比喻自己豁達超然。梅花成為蘇軾逆境中精神力量的象征,體現(xiàn)其“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的人生境界。
代筆亭
除了將云龍山山體風(fēng)光與城市景觀相融相映,此次更新改造中的另一大亮點,便是“代筆亭”的翻新重現(xiàn)。只見亭中有一磐石,上書“阿彌陀佛”四字,相傳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用鐵馬鞭劃出來的,故此亭取名“代筆亭”。
如今,本次城市更新項目“代筆亭”被復(fù)建。深究代筆亭的文化內(nèi)涵,其北魏傳說的背后,不僅展現(xiàn)了徐州作為兵家必爭之地的歷史籌謀,也反映出徐州在民族大融合進程中起到的南北匯通的作用,以及徐州在南北朝時期獨特的戰(zhàn)略地位、文化特點和歷史影響。
山石詩詞
如今的云東一道街,一步一景,步步驚艷。沿路新安置的景觀石上鐫刻著歷史名人詠誦徐州的名詩名句,字字珠璣,篇篇錦繡。這些特色鮮明的“徐州標識”,不僅用文化點亮了城市空間,更成為打卡徐州的新地標。
根據(jù)景觀石現(xiàn)場設(shè)置情況,工程選擇了若干處節(jié)點進行詩詞雕刻。其中,云龍山東門牌坊處雕刻了云龍山簡介,在云東一道街沿路的景觀石上,雕刻了蘇軾、高斌、文徵明、柳亞子等歷史名人與云龍山相關(guān)的詩詞。
徐州市風(fēng)景園林設(shè)計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邵瑜
在設(shè)計方案時,我們把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我們景觀中,讓游人能見山、賞景、賞詩,達到文化與景觀的相融合。
拓跋燾景墻
為更好展現(xiàn)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與徐州的歷史故事,經(jīng)專家考證后,在代筆亭西北處營造一處拓跋燾生平文化廣場。
縱觀歷史,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與徐州的關(guān)系主要體現(xiàn)在軍事征服與南北對峙上。公元431年,拓跋燾趁劉宋內(nèi)亂,派軍南下攻占徐州,短暫控制這一戰(zhàn)略要地。但劉宋名將檀道濟迅速反擊,北魏未能長期占據(jù)。公元450年“元嘉北伐”期間,拓跋燾親征反攻,一度兵臨徐州,但因補給困難被迫北撤。徐州作為南北爭奪的前線,凸顯了拓跋燾時期北魏與南朝在淮河流域的激烈較量。
于是,為了將歷史背景更好地呈現(xiàn),此處在建造之時,文史學(xué)者和設(shè)計師們在山林之中結(jié)合文脈歷史,營造了一處休閑文化空間——拓跋燾廣場,生動詳細地介紹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歷史。墻體以整石雕刻拼接而成,自然植物掩映,力求與山勢渾然一體。
目前
云東一道街改造項目還在進行中
拓跋燾景墻、老年大學(xué)等點位正在施工
預(yù)計五一前能更新修繕完畢
與市民見面
徐州廣電記者 | 苗丹 范家睿
編輯 | 李彥凝
一審 | 劉楠 蔣莉
二審 | 朱宸昕 許騰飛
三審 | 張清
轉(zhuǎn)發(fā)+在看,告訴身邊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