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社交媒體上的一則消息證實了之前的猜測:平壤曾向莫斯科提供了蘇聯時代 BM-24 火箭系統的 M-1991 版本。
烏克蘭軍事情報總局(HUR)負責人克里洛?布達諾夫,早在 11 月就向軍事問題網站《戰區》透露了已確認和預期的朝鮮對俄羅斯的支持細節。布達諾夫表示,從去年 8 月開始,朝鮮向俄羅斯提供了大約 120 門 170 毫米的谷山(Koksan)自行火炮(SPG)、120 套 M-1991 “主體 100” 240 毫米多管火箭發射系統(MLRS),同時還提供了約 12000 名士兵以及數百萬發炮彈,并且后續還會有更多的支援。
他的這番言論似乎與《福布斯》和《紐約時報》發布的報道相吻合。烏克蘭反虛假信息中心負責人安德烈?科瓦連科也在 11 月 29 日于自己的 Telegram 頻道發文,支持布達諾夫的評估。此前,雖然烏克蘭軍隊已經在戰斗中遭遇了幾門谷山自行火炮,其中一些在俄羅斯庫爾斯克地區和頓巴斯地區的戰斗中被摧毀,但一直沒有確認發現 M-1991 多管火箭發射系統。
到了周六,烏克蘭軍事博主尤里?布圖索夫在 Telegram 上發布了一段視頻,終于確認了 M-1991 多管火箭發射系統已在俄羅斯軍隊手中。視頻顯示,在一處不明建筑物內,士兵們正在為 M-1991 安裝反無人機保護 “籠子”。
朝鮮的 “主體 100” 號其實是在 2012 年進行升級后更改的名稱,目的是紀念朝鮮的創始人金日成,它在 4 月 15 日的閱兵式上首次亮相,這一天原本是金日成 100 歲的生日。而美國將其定為 M-1991,是因為這是它首次被識別的年份。這款火箭炮很可能是蘇聯在 20 世紀 50 年代向平壤提供的 BM-24 的衍生產品,其早期的 12 管版本被定為 M-1985。
M-1991 是一種 240mm 多管火箭發射系統(MLRS),由 22 個發射管組成,排列方式為 8-8-6,安裝在 6x6 的軍用商用卡車上。這個系統能夠發射無制導、自旋穩定的自由飛行火箭,而且可以攜帶多種彈頭,比如高爆破片彈頭、煙霧彈頭、燃燒彈頭和化學彈頭等等。
雖然這些火箭沒有任何制導裝置,但每輛車能在 45 秒內將全部 22 枚火箭彈發射出去,射程在 40 至 60 公里(25-38 英里)之間,可以對大型目標進行飽和攻擊,像前方防御陣地、軍事基地和城市地區等都在其攻擊范圍內。在朝鮮人民軍當中,M-1991 型火箭筒是以營為單位部署的,每個營由三個發射連組成,每個連有五個發射器。
盡管 “主體 100”/M-1991 的精度比不上最新的精確制導系統,或者是隨處可見的第一人稱視角(FPV)攻擊無人機,但它集中大量火力的潛在能力,對于正面臨俄羅斯預期春季攻勢的烏克蘭軍隊來說,又構成了一項新的作戰威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