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玉照山房圖》
尺寸37×125.5 cm.約4.2平尺
鈐印:張大千長年大吉又日利、張爰私印、乙巳、摩詰山園 玉照山房圖。壯為道兄先德讀書處。亂后流寓海嶠,遙誦清芬,囑作此圖。筆硯荒蕪,目昏手拙,有負雅命。乙巳開歲大 千弟張爰三巴摩詰山園。
著錄:《近現代十五大家名畫選》第98頁,臺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1月。
大千先生對書畫作品上鈐的印章十分講究,無論姓名、紀年、室號、收藏又或閑章等,經常更換,數量眾且精,均出自名手,尤以陳巨來、方介堪、曾紹杰、王壯為刻者最多,先生亦精繪畫作以報,如一九八○年《云山萬重、寸心千里》贈陳巨來、一九七九年《潑彩山水》贈方介堪,本幅《玉照山房圖》贈王壯為,屬此類作品之一。上款人王壯為(一九○九-一九九八),河北易縣人,著名金石家。大千先生返臺定居前,彼此已時常書信往來。其為先生前后治印不下四十方。如先生的潑彩山水鉅制上常鈐的“自詡名山足此生”及“辟混沌手”,即出自王壯為。前者刻于一九六四年夏,可能是他為先生刻印最早者。本幅寫于六五年初,也許是回贈之作。“玉照山房”乃王壯為書室之號,原出于其先人故家“玉照堂”,他來臺后延用,故畫上題曰“壯為道兄先德讀書處”。一九六五年,大千先生潑墨潑彩技巧已運用嫻熟,筆下佳作紛陳。時值健康欠佳,卻無礙其創作。本幅完成于八德園休養期間,他自題“筆硯荒蕪,目昏手拙”,恐非自謙之辭,但下筆寫來仍覺精力充沛,無頹唐委頓之態。全畫以濕墨為主,用筆豪邁粗放,不重細節修飾,而專注于一氣呵成之勢,除房舍瓦頂較細致勾勒外,余者均以疾速筆勢揮灑皴擦于墨彩上,帶出大塊面的山勢外觀輪廓,見其綿延迤逶的體貌。其運筆節奏之迅捷、配合房舍與山巒交接的留白,就如嵐氣云霞飄蕩其間,益顯幽深,也使畫面產生了極強的流動感。畫中一片蒼茫渾然,筆墨交融,似是順手拈來,隨意揮就,了無粘滯,正是畫家得心應手之表現,其精彩處可與同年秋的《瑞奧道中》媲美。
—版權聲明—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原創內容 如需轉載請聯系我們。
編輯丨陳麗玲
主編 | 廖偉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