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烏魯木齊4月21日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群眾村晚”優秀節目展演在烏魯木齊市南湖市民廣場拉開帷幕。自2023年自治區全面開展群眾村晚活動以來,全疆累計舉辦群眾性文體活動3.35萬余場,線上關注量突破13888余萬人次。此次活動以“全疆聯動+4個示范點+2個分會場+1個主會場”的創新模式,集中呈現基層文化建設的豐碩成果,進一步推動群眾村晚活動機制化、常態化、品牌化發展。
暖場、社火《百藝鬧春》節目的現場圖 楊足攝
本次展演精選全疆14個地州市近1.1萬個村(社區)的優秀作品,涵蓋歌舞、非遺、戲曲、雜技等多元形式。活動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文化和旅游廳聯合主辦,12個節目歷經兩年多籌備,通過層層選拔脫穎而出。開幕式上,烏魯木齊市文化館的百人社火表演點燃全場,鑼鼓、舞龍、高蹺秧歌交織,展現傳統民俗魅力。昌吉州與新疆文化藝術學校合作的《鼓舞歡歌》以鏗鏘鼓樂與飛揚舞步,生動演繹新農村的蓬勃朝氣。
在候場中的演員穿著節日盛裝 楊足攝
非遺節目《非遺傳家寶》成為亮點,哈薩克族“熊舞、駱駝舞”、維吾爾族民歌、柯爾克孜族史詩《瑪納斯》等輪番登場,彰顯各民族文化的交融共生。由奇臺縣和尼勒克縣共同演繹的少兒節目活力獻唱《疏勒歌》《少年中國說》,莎車縣群眾創新演繹京劇、豫劇經典片段,傳遞中華戲曲的深厚底蘊。
現場特設“最受歡迎節目”評選環節,最終由和田墨玉縣第二小學學生表演的雜技短劇《小英雄哪吒》摘得殊榮。該節目以高難度動作和創新編排演繹哪吒“不屈不撓、懲惡揚善”的精神,小哪吒扮演者熱合曼·玉蘇·普艾力激動表示:“哪吒的角色激勵我克服緊張,勇敢站上舞臺!”現場掌聲雷動,觀眾席傳來陣陣歡呼聲。
頒獎禮的現場合照
“所有節目均由群眾自編自導自演,他們用藝術表達對生活的熱愛。”總導演陳玥介紹,演員們利用業余時間反復排練,最終呈現“優中選優”的精品。伊犁州特克斯縣文化館的葉爾拉·居曼在表演史詩《瑪納斯》后感慨:“傳唱英雄故事,讓我更深刻體會到民族團結的力量。”
歌曲《幸福,幸福》的演唱者與觀眾互動中
活動現場同步設置非遺體驗、農民畫展、農副產品展銷等專區,觀眾徐保國贊嘆:“既能看到精彩演出,還能親手體驗非遺技藝,感受到新疆鄉村的美麗變遷。”
觀眾正在認真欣賞農民畫展、攝影展 楊足攝
新疆群眾村晚活動通過“送文化”向“種文化”轉變,建立優質資源直達基層的機制,為各族群眾搭建展示自我、增進認同的平臺。總導演徐玥表示:“未來將持續以這種村民自導自演的方式激發新疆鄉村群眾的文化創造力,讓更多群眾能夠站在舞臺上展示自我,展現出新疆各地的文化特色。”
村晚總導演徐玥正在接受采訪中 楊足攝
此次展演不僅是一場文化盛宴,更見證了新疆各族群眾在新時代下的精神風貌與文化自信。村晚活動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活力,繪就了民族團結與基層文化繁榮的生動圖景。(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記者毛衛華|楊足 )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