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樂山市全新發布 “我心向往 樂山樂山” 城市宣傳語及 Logo,引發關注。此次城市 logo 設計摒棄 “樂山大佛” 這一標志性元素,僅以漢字 “樂山” 為基礎進行創作。作為 LogoDesign 設計網編輯,筆者認為此次樂山市發布的城市 logo雖有新意,但總體表現有欠考慮之嫌,具體可從以下方面探討。
設計元素與城市特色關聯不足
樂山素以樂山大佛、峨眉山等聞名于世,這些元素是城市特色與文化的重要象征。新 logo 完全拋開樂山大佛,僅用漢字 “樂山” 設計,且造型細碎、棱角分明,難以讓人直觀聯想到樂山的獨特風貌與深厚底蘊,未能有效傳遞城市特色,易使觀者產生困惑,難以建立與樂山的直接關聯。
設計風格影響識別與美感
追求年輕化本無可厚非,但新 logo 設計風格過于細碎、雜亂,缺乏簡潔大氣之感。在視覺傳達中,簡潔明了的設計更易被識別與記憶,而此 logo 造型 “刺棱八甲”,不僅難以給人留下清晰印象,還可能影響整體美感,降低公眾對城市形象的好感度。
樂山市此次征集的入圍LOGO,一半是“投稿騙子”們的“作品”。
文化傳承有所缺失
城市 logo 不僅是視覺符號,更是文化傳承的載體。過往樂山相關設計常融入樂山大佛等元素,彰顯文化特色。新 logo 舍棄這些經典元素,雖有創新意圖,但在文化傳承方面有所不足,未能延續城市文化脈絡,使熟悉樂山的人感到文化內涵的缺失。
公眾接受度存疑
從設計角度看,一個成功的城市 logo 需兼顧創新與公眾認同。此次新 logo 發布后,若公眾反饋不佳,認為其與樂山關聯不緊密、設計美感不足,便說明在滿足公眾期待與認知上存在差距,這也進一步印證其差強人意的表現。
綜上,樂山新城市 logo 雖在創新上有嘗試,但在體現城市特色、保證設計美感、傳承文化及公眾接受度等方面存在不足,難以達到理想的城市形象傳達效果,確有改進空間。期待未來樂山城市形象設計能更好融合特色與創新,打造出更具代表性與感染力的城市標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